辽宁山东U21男篮群殴事件:4人禁赛三年,中国篮球的“暴力之痛”
一场本该展现青年球员技术与潜力的比赛,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武行。
7月30日,辽宁与山东U21男篮在比赛中爆发大规模冲突,12名球员卷入斗殴,最终4人被禁赛三年,两队直接被取消比赛资格。
这不是中国篮球第一次因为球场暴力登上热搜,但这次篮协的处罚力度堪称近年来最狠——三年禁赛,意味着这些年轻球员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此断送。
更讽刺的是,这场比赛的观众席上还坐着不少前来考察球员的职业队球探。
冲突发生在第三节,具体原因尚未完全公开,但从现场视频能看到,双方球员从推搡迅速升级为拳脚相加,甚至有人抄起了场边的椅子。
裁判和教练组试图拉架,但场面一度失控。
篮协的通报里直接用了“群殴”这个词,可见事态的严重性。
被禁赛的四人中,辽宁队的黄秋实和张峻豪、山东队的袁帅和崔嘉航都是各自球队的主力。
黄秋实上赛季刚在CBA崭露头角,被辽宁球迷寄予厚望;山东的袁帅则是青年联赛的得分王。
三年不能打正式比赛,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除了这四人,还有8名球员被禁赛8场。
篮协的处罚决定里特别提到,涉事球员“严重违反体育精神”,而两支球队的管理层也被批评“未能有效约束球员行为”。
这不是U21联赛第一次出现暴力事件。
去年广东与浙江的比赛也曾爆发冲突,但当时的处罚只是停赛几场。
相比之下,这次篮协的“三年禁赛”堪称史上最严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篮协这次重拳出击,可能是想杀鸡儆猴,遏制青年联赛越来越频繁的暴力苗头。
但问题真的只是球员的冲动吗?
青年联赛的竞争压力极大,很多球员把U21比赛当作进入CBA的跳板,一旦场上火药味浓了,裁判如果控场不力,很容易擦枪走火。
这次冲突的导火索据传是一次争议判罚,但具体细节篮协并未公布。
更值得思考的是,为什么中国篮球的青训体系总是和暴力挂钩?
从当年的“京辽大战”到现在的U21群殴,球场暴力似乎成了一种顽疾。
有球迷调侃:“技术没学到NBA的水平,打架倒是挺像。”
篮协的处罚公告一出,网上争议不断。
有人认为三年禁赛太重,毁人前程;也有人觉得就该严打,否则年轻球员根本不懂什么叫职业素养。
但无论如何,这场闹剧再次暴露了中国篮球青训的深层问题——除了教技术,是不是也该教教怎么控制情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