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战事拖延三年,美国频繁制裁中国,技术封锁不断升级

发布日期:2025-08-18 12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
● 这事儿老厉害了,俄乌拖了三年还没完

你想象一下,这乌克兰打仗从2022年2月一开始,已经快三年啦

俄罗斯那边也是挺憋屈的,被美国和西方一圈套似的各种军援和制裁死死缠住,军队咋样也推进不了几步

经济地方也不太好受,老是受制裁折腾,花钱都得掂量着点儿

普京那边,只能拼命搞军工生产,想多造点家伙什儿,可补给线老被乌克兰用美方提供的武器打断

● 美国瞅准机会,转身就对咱们中国下手

这美国人,看准了俄乌这事儿,觉得自己借着乌克兰这事儿

你知道的,咱们这边跟俄罗斯的贸易挺活跃的,走得还挺紧密的,美方就觉得这得想办法把咱们也拉下来

于是乎,接连出了三招,每一招都像掀桌子一样

直冲咱们的“命门”——核心利益

目的,就是想逼咱们在经济和技术上多出点血

其实,这事儿不光是制裁那么简单

背后还藏着大国的那盘“套路”

● 第一招:拿中国说事儿,甩大棒

话说在2025年8月1日,美方国会突然冒出个叫“无限制法案”的玩意

专门关于咱们中国公司和个人

说是帮普京推动乌克兰战事的

这法案,规定咱们的企业得在180天内从俄罗斯撤资,要不然就得面临制裁

比如冻结资产、禁止进入美国金融体系啥的

你想象一下,这要是执行起来,咱们的银行、企业都得发愣

有人跟我讲,说中国银行帮俄罗斯绕过制裁,转钱买油、买武器啥的,德国那边的报告也说了,说咱们负责80%的制裁规避物资供应

这就好比你家门口有人偷跑,警察一查

发现咱们这帮人还帮忙藏玩意

特朗普上台后,1月10日还签了个对俄罗斯能源的“全面制裁令”,把威胁范围扩得更大

什么买俄油的国家都得交500%的关税

你说,这不就把咱们给揪出来了

最关键是咱们是俄罗斯主要的油气买家,当然首当其冲

到了7月底,美国财政部又制裁了150多家实体,很多都是咱们中国的公司,说是给俄罗斯运送机床和芯片

印度也被施压,叫他们别再买俄罗斯油,但咱们外交部也是挺硬气的,说中俄贸易是正常市场行为,不关于第三方

可是美国那帮人不依不饶,继续加码

8月7日,特朗普团队还评估二级关税的影响

估计对咱们的能源进口会有不小的冲击

美国情报机构也在琢磨,分析咱们的贸易数据

推算出咱们的金融机构其实在间接支撑俄罗斯的战机生产

这一套事儿,让咱们企业头疼得很,供应链得赶紧调调,本地生产也得快马加鞭

● 第二招:无人机也不放过,想割中国的“肉”

跟着这招更老厉害了

瞄准的是咱们中国的无人机市场

你知道,咱中国的消费级无人机,占了全球差不多九成的市场份

大疆一家就差不多把市场都霸占了

美国交通部5月就宣布新规,要把咱们的无人机在美国的地位给削弱掉,规则很严,得过各种安全、软件审查

还得证明没有军事改装的潜力

你说,这不就是要限制咱们的“家伙什儿”

到2024年6月,国会还出台法案,直接禁止大疆的新款无人机在美国卖,理由是国家安全隐患

说这些无人机可能被改装成战场武器

你说,这事儿闹得真挺凶的

俄乌战场上,无人机飞得飞起,美方一看也心里慌

2025年1月9日开始,几个州还颁布法规

特朗普在5月30日签了行政令,销售加码,关税一下子飙到170%,价格也跟着涨

连带着消费者得为一个小无人机多掏不少钱

很多国产的小企业都得关门大吉,估算差不多得裁掉45万个工人

大疆还在喊冤,叫证据出来,数据安全没麻烦,但美国联邦航空局正在机场里测试本土替代品

像Skydio这些公司开始冒头

国会里有个女议员斯特凡尼克还推“第一响应者无人机法案”,一边加关税,一边给美国厂商补贴

这波操作,咱们的出口转向东南亚

像越南工厂忙得不亦乐乎

但美国这么折腾,也把自己坑了

公共安全局得换设备,整个过渡期乱得一塌糊涂

这不就是技术“断链”吗

美国想抢回领空控制,不能让咱们一家独大

● 第三招:芯片也不放过,盯死英伟达的“宝贝”

说起芯片

美国盯上的是英伟达的H20芯片,这芯片本来是给中国市场准备的,性能调低点

用来躲避2023年底的出口禁令

特朗普一开始还说不让卖,后来在2025年7月15日

这消息一出来,英伟达的黄仁勋还跑北京去给人看样品

但美国议员可没就此罢手,5月他们就提了法案,硬要在芯片里加追踪定位系统

你说这不就蛮于给芯片装了监控器

这技术挺成熟,能监控芯片位置

华盛顿的智库还说,这样能防止芯片流入禁区,但中国地方可不吃这套,7月31日,咱们的网信办就约谈英伟达,要求他们提交安全证明材料

特朗普这边政策越搞越紧,8月5日,英伟达又出来否认“杀开关”

说这会搞砸美国科技的信任基础

咱们科技部也在加快赶上,推动自主研发芯片

华为、中芯国际都在加速追赶

有人还查出两中国人走私H100芯片,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

走私路径是经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中转的

白宫还在考虑,要不要在芯片软件或者硬件上做点“手脚”,让芯片自带追踪功能

这个事闹得挺热闹,北京地方挺坚决

国内企业也不甘示弱,比亚迪、上汽都开始自研芯片

这一折腾,全球供应链都跟着晃荡,英伟达市值起起伏伏

但进口替代的速度明显加快

● 大国博弈,背后藏的“套路”

这三招拼在一起看,咱们就能看出美国的套路:俄乌这事儿拖住了俄罗斯,普京那帮军队在东部拉锯战

援助的武器让俄军吃了不少亏

2025年8月7日,俄罗斯那边做了个评估,感觉打击包越来越大

美国借着俄乌的事儿,开始转头盯中国,觉得中俄关系太紧

他们估算,二级制裁能让中国的能源进口受点影响,芯片追踪能卡死技术脖子

无人机新规能快速抢占市场份

欧洲也跟着出手,开始制裁中国的一些实体,印度

犹豫中也被压力逼得不得不妥协

咱们中国这边,总是强调贸易要合法,主张自立自强

外交部也反复说明不干涉别国内政

全球能源市场一下子变得乱糟糟的,油价像坐过山车似的晃荡

科技脱钩的节奏愈发快了

咱们进口油的成本高了不少,但国产创新也在提速,最关键是芯片地方

像华为、中芯都在赶紧追上

俄罗斯靠着咱们的贸易还能撑着经济,但普京也不是傻子,姿态很硬

特朗普的第二任期,焦点基本都在这些事上,政策固然猛

黄仁勋公司订单多,但也躺着麻烦事

布蒂吉格卸任后转做咨询,影响还在

这场大国博弈,谁都没彻底赢,局面一直胶着,俄乌还在打,咱们也在调整供应链

反正,这场博弈就像打麻将似的,谁也不敢掉链子

美国,想用手里的“牌”多折腾点,咱们也得看着点

挺难的,但咱们也别太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