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融媒体片《攻坚》预告片里,福建舰甲板调度员一声“二号位允许起飞”,按下黑色弹射按钮的瞬间,高频电流声“滋——”地撕裂空气,紧接着歼-15T重型舰载机的巨大阴影掠过甲板——这是中国电磁弹射首次公开“听声见影”的实锤画面,偏偏剪辑师把弹射瞬间镜头卡掉了,急得网友直喊:“差这一秒吗! ”
这声“电磁音效”背后,藏着福建舰三年破局的硬核实力。 传统蒸汽弹射得预热24小时,而电磁弹射只需充电15分钟,靠的是中压直流供电系统——马伟明院士团队的核心技术。
它像给航母装了“超级充电宝”,单次弹射耗电120兆焦耳,比美国福特级(78兆焦耳)高出54%,却能以98兆焦耳/分钟的速度回血,连续弹射不趴窝。
弹射歼-15T这种30吨级“大家伙”,关键是加速度要稳。 福建舰的电磁轨道能根据飞机重量、海风大小自动调节推力,波动控制在5%以内。 甲板上穿黄色马甲的起飞引导员敢全程站着指挥,说明系统稳到连避险动作都不用做。
反观美国福特号,早期弹射F/A-18时加速度忽高忽低,飞行员抱怨“像被驴踢了腰”,机体损耗率飙升。
技术碾压更体现在故障率上。 福建舰地面测试弹射3200次才出1次故障,而福特级曾41次弹射就崩1次,连升降机都卡在半空——因为美国用中压交流电+机械飞轮储能,中国改用直流电+超级电容,能量损耗直降30%,设备体积还缩小三分之一。
福建舰甲板预留的无人机接口才是“王炸”。 美国福特号折腾十年才勉强弹射有人机,而福建舰已实测攻击-11隐形无人机弹射。 这型无人机仅重4吨,电磁弹射却能把它加速到300公里/小时,专打雷达盲区目标。
舰载机配置更让外媒咋舌。 歼-35隐形战机雷达反射面0.01㎡(相当于F-22),比美国F-35C(0.05㎡)小80%,内置弹舱塞8枚导弹;空警-600预警机扛着全球首款双波段氮化镓雷达,在电磁干扰下锁定500公里外目标,比美国E-2D预警距离远40%。
常规动力玩出核动力水准? 福建舰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6万马力,供电够北京鸟巢开十场演唱会。 电磁弹射峰值耗电占全舰1/3,但综合电力系统能瞬间调配电能,弹射时雷达照转、通讯照常。
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最近被曝延期两年交付,制造商承认“电磁升降机装歪了”。而福建舰八次海试零重大故障,靠的是陆基模拟弹射上万次——长江畔的电磁弹射试验场,三年把甲板磨损度、盐雾腐蚀全复现了个遍。
眼下福建舰甲板已划出三条弹射轨道,理论单日最高起飞240架次。 比辽宁舰翻三番的战斗力,全系于那声“滋——”的电流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