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参议院的一场投票,结果定格在48票赞成对47票反对,仅一票之差,斯蒂芬·米兰(Stephen Miran)出任美联储理事的提名获得通过,这微弱优势的背后,是美国两党激烈的政治角力,也标志着白宫势力向中央银行的决策层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米兰目前的身份是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,他计划以“无薪休假”方式保留白宫职务,同时赴任美联储,这种白宫现任官员直接进入美联储理事会的安排,在美国历史上未有先例。他预计将完成原理事任期至2026年1月底,并可能参与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利率决策投票。
美联储的独立性被视为其货币政策不受政治干预、得以稳定经济的基石,米兰本人曾在曼哈顿研究所的一篇论文中,批评过美联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“旋转门”现象,并呼吁采取措施使美联储理事更好地免受政治影响。如今他的角色转变,使其当时的言论与当下行动形成鲜明对比。
在9月4日的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,米兰的这一双重角色成为焦点,民主党参议员对此提出强烈质疑。马里兰州参议员克里斯·范·霍伦直接询问米兰,若他在美联储的投票与白宫意愿相左,特朗普是否会允许他保留白宫职位。罗德岛州参议员杰克·里德则认为此举“荒谬”。
面对“你是特朗普的傀儡吗?”的尖锐提问,米兰回答:“完全不是。”他多次承诺会“独立履职”,称将根据自己对经济的分析独立做出决策。共和党议员则普遍支持米兰,认为他具备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政策经验,能应对美联储面临的严峻挑战。
这场人事变动的背景,是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间持续数月的公开分歧,特朗普多次抨击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,称其“严重损害美国住房产业”,并公开呼吁大幅降息。他甚至威胁以“总部翻修成本超标”为由起诉鲍威尔。
特朗普认为降息可在短期内刺激经济,另一方面,美国联邦债务高企,高利率导致其利息支出成为巨大财政负担。鲍威尔则坚持美联储决策应独立于政治压力,强调需根据经济数据审慎行事。
特朗普政府还试图替换另一位美联储理事丽莎·库克(Lisa Cook),指控其曾在房贷申请中提交虚假信息,但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于9月16日驳回了白宫罢免库克的要求。法院裁定,库克的相关行为发生在任职前,且未违反担任理事期间的规定。库克是美联储历史上首位非裔女性理事,多名学者指出,若总统成功罢免现任理事,将开创削弱美联储独立性的危险先例。
当美国国内正为美联储人事任命激烈争论时,美军在拉美地区的军事行动引人注目地升级。特朗普宣布,美军在“打击犯罪集团”的行动中已“击沉了3艘船只”。
美国海军向加勒比海派遣了包含主力战舰、核潜艇、F-35战机以及数千名士兵的庞大舰队。如此规模的军事集结,分析人士认为其真实目的可能远超“禁毒”,或是为针对委内瑞拉等与美国立场相左的拉美国家做准备。
美军此次行动被不少观察家视为“门罗主义”的当代翻新,以应对“安全威胁”为借口,强化对拉美关键通道和资源的管控,谋求战略主导权。这与拉美国家追求主权独立、经济发展的目标直接相悖。
面对美军的军事威胁,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进入最高戒备状态,并动员了民兵及正规军备战。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则指出,美国“失败的国际禁毒战争”背后的真实意图是“控制拉美、掠夺自然资源”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