赶集天,龙潭镇菜市里多了一抹显眼的“社保红”。58岁的李大爷在宣传台前停下脚步,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的细节,工作人员耐心算着账,他听得眉开眼笑。
把咨询台摆到赶集日,不是偶然。嘉禾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发现,集市人流密集、覆盖面广,尤其能碰到平时不太进机关的中老年群体,于是把政策宣讲做成“流动服务”。
这次活动既有横幅、传单这样的传统手段,也有人走进摊位一一讲解。工作人员身穿志愿马甲,穿梭在菜摊间,不只是发资料,更是面对面解答养老待遇测算、资格认证等现实问题。
推广的对象有讲究:平均年龄约65岁的摊主更容易忽视社保事宜,通过上门分发手册和一对一指导,能把政策真正送到需要的人手里,而不是仅靠线上推文和冷冰冰的公告。
数据也说明了效果:活动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,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,许多人当场填写信息、预约后续服务,减少了回头跑腿的麻烦。
这种方式有两个明显优点:一是降低信息获取门槛,二是建立面对面的信任感。陌生的政策在熟悉的集市场景里显得更亲切,问一问,算一算,决策也更快。
嘉禾的做法也留了空间给改进:比如在集市现场设置简易终端,能当场查询个人参保记录或提交补缴申请,会让“服务到摊位”更有成效;再配后续上门回访,能把一次性咨询化为长期参保意愿。
未来几个月,嘉禾县社保中心计划把这种“赶集式”宣讲常态化,覆盖更多乡镇和社区。把复杂的政策讲清楚、把手续讲明白,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社保带来的实实在在保障。
最后一句话很直白:政策再好也要有人告诉你在哪里能办,嘉禾选在菜市场宣讲,就是把社保变成了每个人都能看懂、用得上的东西。
#百度带货夏令营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