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联储降息影响有限
近日,金融圈迎来重大事件——美联储正式宣布降息!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,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,当前目标区间调整为4.00%至4.25%。同时,美联储在声明中释放出信号,暗示今年内可能还会再降息两次。
原本市场普遍预期这一举措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影响,引发剧烈波动。然而实际情况却出乎意料:人民币表现相对平稳,当日上午的中间价报7.1085,仅较前一交易日下调72个基点。此外,离岸人民币甚至一度突破7.10关口,走势稳健,未出现市场担忧的“过山车”式行情。
人民币汇率波动原因分析
今年以来,人民币汇率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波动态势,犹如“开盲盒”一般,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。年初时,人民币汇率从7.3的关口开始逐步回升,随后在4月份经历了一段震荡调整,但很快又趋于稳定。到了8月下旬,人民币则出现了一波显著的升值行情。这种波动背后究竟有何原因?
对此,专家们指出,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提前消化。随着这一预期逐渐被市场所吸收,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相应受到一定支撑。此外,还有一些关键因素在发挥“托底”作用,共同影响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势。
美元走弱与资金流入
书面化改写如下:
首先,美元指数的下行为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提供了升值契机。东方金诚首席经济学家王青指出,由于美联储9月降息即将落地,市场普遍预期年底前可能进一步降息,导致美元指数持续走弱。这一趋势使得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在汇率上被动走强。
其次,跨境资金流动状况有所改善。近期我国股市表现强劲,吸引大量外资持续流入。这不仅推动了企业和个人增加结汇需求,也将外汇转换为人民币的意愿提升,同时有效提振了市场整体的汇市信心。
人民币汇率稳定回升
从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来看,7月份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均有所上升,结售汇顺差达228亿美元。这表明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保持稳定,交易活动也较为活跃。
此外,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引导作用。自7月份起,人民币中间价逐步上行,释放出积极信号,市场对此作出了积极响应。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,8月下旬人民币的快速升值,主要得益于美元指数走弱所营造的良好外部环境。同时,央行通过中间价引导市场预期,叠加股市对外资的吸引力,多重因素共同作用,推动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年内低点。
人民币突破“7”前景分析
目前,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:人民币何时能够突破“7”这一关键心理关口?从当前形势来看,多数专家认为这一突破仍需一定时间。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,尽管人民币在中长期仍有走强的可能,并将逐步向“中间价、即期汇率与市场预期相一致”的方向演进,但现阶段国内经济基本面更多起到的是对汇率的“托底”作用。虽然股市吸引了外资持续流入,但债市却面临一定的资金外流压力。因此,要实现人民币突破“7”,仍需更多有利因素的推动和支撑。
人民币升值前景分析
广开的连平老师认为,人民币可能会加速实现恢复性升值。其原因在于,随着美联储降息,中美之间利差有所收窄,使得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提升。在此背景下,境外资金可能更倾向于配置人民币资产,例如中国债券和股票等。特别是那些估值较低或具备增长潜力的资产,或将受到外资的关注与青睐。
不过,连平老师也指出,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压力,因此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前景不宜过于乐观。
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
王青老师认为,未来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总体稳定。一方面,随着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国经济增速放缓,美元指数预计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,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民币的被动升值;但另一方面,由于上半年美元已出现明显下跌,后续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可能有限,美元的抗跌性或将增强。
从国内来看,四季度出口可能受到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,但相关部门将适时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,以保障经济平稳运行,这也将为人民币提供一定支撑。因此,无论是短期内的快速升值,还是可能出现的贬值,整体风险都相对可控。
人民币汇率稳健运行
总体来看,此次美联储降息虽属重大事件,但人民币汇率并未因此出现剧烈波动,整体保持稳健。关于突破“7”这一关口,目前相关条件尚未完全具备,仍需观察更多积极因素的积累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无需过度担忧,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区间内保持动态平衡,并随宏观经济走势稳步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