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怨气大的很:要不是朝鲜出兵助战,俄罗斯早就失败了

发布日期:2025-10-25 17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在2025年10月16日与外国军事代表团的会谈中公开表示,俄罗斯之所以能持续作战,完全依赖朝鲜的军事援助和直接出兵支持。 他强调,如果没有朝鲜提供的炮弹、导弹和精锐部队,俄军早已在战场上崩溃。

布达诺夫透露,朝鲜向俄罗斯交付了1200万发各型炮弹,此外还包括重炮、导弹和无人机等重型装备。 这些武器迅速填补了俄军的弹药缺口,使俄军火力强度维持在高位。 乌克兰国防部长补充说,朝鲜的援助规模远超预期,甚至影响了战场平衡。

朝鲜直接派遣了约一万名士兵进入乌克兰战场。 这些士兵并非象征性存在,而是参与前线实战的精锐部队。 乌克兰情报部门评估,朝军初期对无人机战术略显生疏,但调整速度极快,后续作战表现甚至超过部分俄军单位。

在库尔斯克战役中,乌克兰投入重兵发动攻势,却遭遇朝鲜部队顽强阻击。 乌军士兵描述,朝鲜军队善于利用地形掩护,夜间渗透和阵地防守能力突出。 一场关键村庄争夺战中,朝军在风雪夜完成6公里雷区渗透,未触发一颗地雷,最终击退乌军进攻。

俄朝双方的军事合作建立在2024年6月签署的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基础上。 该条约规定,一方与第三国交战时,另一方需提供全面支持。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肯定这一条约的合法性,称其涵盖“所有领域,包括安全合作”。

朝鲜的支援不仅体现在兵力上,更涉及技术交换。韩国情报机构监测到,朝鲜通过铁路向俄罗斯发送了2.1万个军火集装箱,其中包含KN-23弹道导弹和240毫米火箭炮等武器。作为回报,俄罗斯向朝鲜提供了石油、小麦等资源,缓解了朝鲜的能源和粮食短缺。

平壤还从合作中获得军事技术升级。 俄罗斯转让了防空导弹系统、无人机生产线,甚至包括核潜艇核心部件。 朝鲜的导弹工厂在2025年开始生产KN-24导弹,其性能接近俄军“伊斯坎德尔-M”系统。 朝鲜军官在实战中学习俄军无人机与炮兵协同战术,回国后提升了本国武器精度。

乌克兰方面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施压。 乌总统泽连斯基早在2024年10月即指控朝鲜军官已出现在俄军阵地,并呼吁国际社会对朝鲜实施新制裁。 北约秘书长则表态谨慎,称需进一步核实部队部署情况。

乌克兰国防部长公开要求120亿至200亿美元资金,用于在未来一年生产100万架无人机。 乌方希望通过不对称打击抵消俄朝联合作战优势。

乌军士兵反映,朝军在遭遇无人机攻击时表现出果断性,甚至出现为掩护队友自爆的行为。

朝鲜通过军火贸易和派遣士兵获利约200亿美元,相当于其2024年GDP的74%。 同时,朝鲜经济增长率在2025年升至3.7%,制造业和重工业分别增长7%和8.8%。

乌克兰情报部门注意到,朝鲜援俄部队轮换频繁。 2025年7月,朝鲜再度向俄罗斯派遣2.5万至3万名士兵,其中包含工兵和特种部队。

乌克兰库尔斯克攻势受挫后,布达诺夫多次公开强调朝鲜部队的战斗力。 他被西方媒体称为“朝吹”,意在提醒美国尽快干预朝鲜援俄行为。 但俄朝关系持续深化,朝鲜领导人甚至亲自批准前线作战计划。

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,朝鲜的参与已从幕后走向台前。 2025年10月,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平壤,感谢朝鲜“鲜血结成的友谊”。 两国关系从“战略合作”升级为“同盟”,朝鲜从“国际弃儿”变为东北亚不可忽视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