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8月1日,绝不再拖!”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一锤定音,全球市场神经瞬间紧绷。可让人咋舌的是,美股却像打了鸡血一样连刷历史新高。有人疑惑:“这不是按理说要跌吗?”另一边,有投资者乐呵呵地调侃:“美股这是自带‘免疫力’?”面对扑朔迷离的局面,谁才是真正的赢家?
关税风暴来袭 市场为何“不怕”?
今年以来,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“变脸速度”,比春天换衣服还快。回头看看,从4月特朗普开启90天暂缓期,到7月7日突然宣布对51个国家加征关税,再到巴西被点名直接上调50%,全球都在等着看美国下一步怎么出牌。
但和以往“TACO”(每逢大限必延期)的套路不同,这次卢特尼克放话:8月1日就是硬杠杠,不谈条件。这番表态让不少欧盟官员眉头紧锁,也让德国、法国等国摩拳擦掌准备反制措施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欧盟已经备好两套方案,包括数字服务税和限制美国企业参与公共采购——一副你来我往、针锋相对的架势。
采访中,一位从事进出口业务多年的上海企业主小刘直言:“现在做外贸,每天都像坐过山车。”他笑着补充,“有时候刚跟客户谈好价格,一个新政下来,全盘推倒重来。”
牛肉贵得离谱 谁为涨价买单?
除了政策层面的拉锯战,这波关税潮也悄然渗透进老百姓生活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美国牛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——每磅9.26美元,比去年又涨了一截。有网友吐槽,“吃顿牛排得掂量半个月工资。”
行业分析师李老师解释说,美国本土养殖业受干旱影响,加上进口依赖度高,本就供不应求。“结果一纸关税下来,把成本全摊给消费者。”更扎心的是,对巴西加征50%进口关税后,业内普遍担忧:未来想吃便宜牛肉?恐怕真成了奢望。
与此同时,在意大利这样的传统制造强国,当地商业组织已发出警告:如果欧盟不采取反制措施,仅2025年GDP就可能缩水0.25%-0.8%。安永的数据甚至更悲观,说是两年内GDP会掉1%以上。这种压力传导链条,让欧洲各界叫苦连天。
美股缘何无惧利空?五大推手浮出水面
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就在贸易战硝烟四起时,美股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“利空必跌”的魔咒。不仅标普500,道琼斯指数也是一路狂飙,让不少旁观者直呼看不懂。
业内人士总结原因主要有五:
第一,美国经济基本盘还算稳当,无论就业还是消费,都撑起了一片天;
第二,大批投资者赌特朗普惯用“TACO”伎俩,不信真刀真枪搞到底;
第三,“害怕错过”和动量交易心理作祟,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;
第四,美联储暗示降息空间仍在,为市场注入活水;
第五,更别提AI概念火爆,把科技板块带飞。
不过,这种繁荣背后其实也埋着隐患。一旦乐观预期落空,比如降息没如愿或者通胀反弹,那些靠情绪推动起来的泡沫很可能说破就破。“大家都觉得自己能跑得快,可真的踩刹车的时候,有几个人能全身而退?”北京某券商资深分析师王先生这样评价道。他坦言,现在市场更多是一种集体自信,但风险并未消失,只是被暂时忽略罢了。
业绩亮眼 高盛继续唱多
据权威媒体报道,高盛最新预测标普500明年还能涨10%,理由很简单——上市公司二季度财报超六成优于预期(远超历史平均)。再加上美元走软、跨国公司利润改善,以及大家认为贸易摩擦最终会达成妥协,所以短线看不到太大的阴云密布迹象。不过,高盛也提醒,如果第二轮30%重磅关税真的落地,对金融市场冲击不可小觑,还需留意突发变量影响整体走势。(编辑走访发现,多家机构内部已启动相关风险评估。)
普通人的选择题 投资与生活如何应对?
面对这种“大新闻天天见”的环境,小市民们只能见招拆招。一位深圳白领阿涛感慨道:“理财APP每天弹窗都是‘关注国际局势’,但工资卡余额才是真实写照。”有人索性把钱转去买黄金避险,也有人坚守长期持有策略,相信风雨之后总会见彩虹。但谁又敢拍胸脯保证,下一个黑天鹅不会突然飞出来呢?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你觉得美方这次强硬到底,是雷声大雨点小,还是真的要掀翻桌子?如果你手里还有股票,会选择继续持有还是赶紧跑路?对此你怎么看?
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,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#热点观察家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