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重庆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终于出炉了,跟去年比着看,涨幅明显缩了水,不少老伙计翻着手机里的通知直摇头。我蹲在小区凉亭里听几个退休的老邻居唠嗑,张阿姨攥着手机说:"去年我涨了120多,今年才50块,这差得也太远了。"李叔倒是看得开:"有涨总比没涨强,现在这大环境,企业都不容易,咱还能指望涨多少?"
具体咋算的呢?官方公布的方案其实挺明白:定额部分每人每月加22块5,这部分跟工龄、养老金水平都没关系,就像发"基础红包",人人有份。然后是工龄钱,每缴满一年养老保险加6毛5,比如你交了25年,这部分就是25乘0.65,等于16块25。最后是跟养老金水平挂钩的部分,按你现在每月领的钱,上调0.55%。我昨天特意打开重庆人社App,手指戳进去找了半天,总算看到自己的调整明细——定额22.5,工龄算下来18年,就是11块75,养老金挂钩部分我上个月领的是1800多,0.55%的话大概9块9,加起来22.5+11.75+9.9,刚好54块多,四舍五入算50块也不算离谱。
有人可能觉得这涨幅太寒碜,去年这时候听邻居说能涨百八十块,今年砍了一半,心里肯定堵得慌。可咱得把账算明白:现在物价涨得慢,菜市场的青菜两三块一斤,大米也就三四块,50块够买半袋盐、几把青菜,再加上两斤鸡蛋,日子照样过得踏实。我楼下开副食店的王姐说得实在:"去年涨得多,今年少点,但总比不涨强。我要是退休金不涨,这生意再不好,都得琢磨着去卖早点咯。"
钱啥时候能到手?官方说了,7月底前全部补发到位。也就是说,从这个月开始,到7月31号,之前几个月少发的部分都会一起打到卡里。我算了算,要是50块一个月,补发6个月就是300块,够交俩月水电费,或者给孙子买几罐奶粉了。隔壁赵大爷昨天还跟我显摆:"我孙女儿爱吃车厘子,这300块够买两斤,她肯定乐坏了。"
其实咱们退休的老伙计们,谁不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?我年轻那会儿在工厂上班,一个月工资才30多块,买斤油要攒半个月。现在能拿3000多的养老金,冬天有暖气,夏天有空调,偶尔还能跟老伴儿去周边旅游,这日子放以前想都不敢想。涨多涨少是政策定的,但日子是过出来的,知足才能常乐。就像小区里常说的那句话:"不跟别人比,就跟自己比,今天比昨天好,就是赚了。"
当然,也有人心里犯嘀咕:为啥今年涨幅比去年少这么多?我问了在社保局上班的侄子,他说主要是整体经济形势变了,财政收入增长没以前快,得统筹考虑各方面支出。不过他也强调,重庆的养老金调整一直坚持"定额+工龄+挂钩"的模式,这三部分都在涨,只是比例调了调,目的还是让养老金低的老伙计们多涨点,高的少涨点,尽量公平。
现在App里的数字看得明明白白,我打算过两天去银行查查余额,确认钱到账了再跟老伴儿去买排骨。她昨天还念叨着,这月菜价降了点,正好多买点排骨炖萝卜。其实日子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,不就是柴米油盐、家长里短?养老金涨50块不多,但够让咱的饭桌上多道硬菜;补发300块不少,能让咱心里踏实不少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