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户建房挤占道路,村民出行受阻引争议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08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10

#美女#

村路变窄邻里怨 高房陡坡堵人心

这条路。曾经很宽。

记得小时候。拖拉机开过去。还能并排走自行车。现在呢?两辆电动车相遇。都要小心翼翼错车。

为什么?

因为路被挤占了。被两户人家。

他们建房子。把地基抬得很高。高出路面不少。出门不便怎么办?他们想了个办法。在门口修坡。很陡的坡。当地人叫它“绝户坡”。名字难听。但形象。坡一直延伸到路上。原本宽敞的路面。突然瘦身。

他们方便了。全村人却不方便了。

路面被占去将近一半。

开农用三轮的老张头叹气。上次运粮食。车筐擦到了坡沿。差点翻车。送孩子上学的李嫂抱怨。每天骑车经过那段。总要捏一把汗。怕对面来车。

路是大家的。凭什么?

村里不是没调解过。村干部上门。好话说尽。那两户振振有词。说门口的地。也是自己的。建坡没超出范围。

法律上。或许他们钻了空子。情理上。全村人都摇头。

自私吗?

答案明摆着。

这让我想起邻县的案子。为了一点补偿。村民李某父子故意压坏新修的路面。价值一万四。结果呢?被刑拘了。面临三年以下徒刑。早知如此。何必当初。

还有江西那个“钉子户”。索要天价补偿。路修好了。他家成了“景点”。房子夹在路中间。日夜忍受噪音。最后只能租房住。那笔想象中的巨款。永远没拿到。

教训太深刻了。

我们常说乡里乡亲。乡情是农村最宝贵的东西。它建立在互相体谅的基础上。你敬我一尺。我敬你一丈。如果把路都堵死了。把自己的方便。建立在大家的不便之上。最终堵住的。是自家的门路。

人心。也像这条路。你把它挤占得太满。别人就难走了。

问题怎么解决?

硬碰硬?效果未必好。需要智慧。需要耐心。更需要一股正气。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可以出面。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可以协调。把利害关系讲透。把乡邻情感唤醒。

如果实在说不通。还有法律。《民法典》第二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。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、方便生活、团结互助、公平合理的原则,正确处理相邻关系。

盖房是好事。但别堵了别人的路。更别寒了乡亲的心。

路通了。心才能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