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下旬的东海防空识别区,雷达警报骤响,外军隐身战机编队突袭逼近!
空军“王海大队”的飞行员们瞬间中断训练,拎着头盔冲向机库。
挂弹、点火、升空,从日常训练到实弹拦截切换仅90秒,歼-20如离弦之箭刺破云霄。
“贴脸格斗”的生死博弈
当歼-20编队逼近目标空域,外机突然以超低空30米高度突防,试图利用地球曲率躲避雷达。
歼-20的分布式光电系统(EODAS)早已在240公里外锁定目标,率先抢占高位优势。
双方距离急速缩短至目视可见范围,空中缠斗一触即发!
外军机试图用“狼群战术”包抄,歼-20飞行员瞬间拉出“左急转”机动,机体承受8倍重力过载,硬生生卡死对方航线。
数次交会后,歼-20编队形成“咬尾”攻击姿态,机头死死咬住外机尾部,这是空战中最致命的攻击位置。
飞行员按下通信键,双语警告响彻公共频道:“我是中国空军,你已接近我领空,立即离开! ” 同时,侧弹舱“唰”地打开,露出霹雳-10格斗导弹的森冷寒光。
隐身战机间的“代差”真相
这场较量看似惊险,实则歼-20全程掌控主动权。
其雷达反射截面仅0.01平方米,而外军F-35挂弹后骤增至0.5平方米,相当于“隐身衣”对阵“肉眼可见”。
致命的是,涡扇-15发动机推动歼-20以1.8马赫超音速巡航,而F-35单发设计最高仅1.6马赫,机动时宛如“卡车追跑车”。
美军曾试图用E-3预警机支援F-35,结果E-3雷达根本捕捉不到歼-20轨迹!
这一耻辱性失败直接导致五角大楼退役全部E-3预警机。
此次对抗中,空警-500预警机与地面反隐身雷达织成“天网”,外机每一步动向都被实时共享至歼-20座舱屏,这就是中国空军的“体系群殴”战术。
“王海大队”的血性传承
“外军想压我们气势,但我们绝不能退! 这口气必须争下来! ”飞行员严毅恒的怒吼,正是“空中拼刺刀”精神的当代诠释。
这支英雄部队的前身,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以螺旋桨战机击落29架美军喷气式战机;如今,他们年均飞行超200小时,东海战巡已成日常。
震撼的细节藏在座舱录音里:当外机突然做出挑衅性机动时,长机飞行员马兄对僚机低吼:“要有敢于牺牲的准备! ”
这句未被央视播出的原话,后来通过外媒报道引爆热搜。
外国网民惊呼:“用价值1亿美元的隐身战机玩贴脸格斗? 这种不要命的作风比导弹更可怕! ”
为何不出动更廉价的歼-16? 因为此次外机是高端隐身目标,唯有歼-20能形成“绝对压制”。
目前中国已部署超260架歼-20,年产能达120架,规模超美军亚太F-22/F-35总和。
拦截行动暗藏精密升级程序:语音警告→伴飞→红外干扰弹→火控雷达锁定,外机若突破最终红线,霹雳-15导弹将在300公里外终结挑衅。
美日媒体事后疯狂推测外机型号,从F-35A到F-22争论不休。
所有分析都指向同一结论:歼-20的航迹就是中国东海主权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