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冲突,默克尔反思,外媒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反击

发布日期:2025-10-24 13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在苏联解体之后,波罗的海三国,立陶宛、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,迅速摆脱了昔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,转身成了反俄阵营的急先锋。

和它们类似,波兰这位曾经的苏联阵营老朋友,也没有犹豫太久,直接翻篇站队西方,不但加入了北约、欧盟,还在对俄态度上走得比很多西欧大国还要激进。

这几年波兰大手笔购置武器,提升军备,俨然成了围堵俄罗斯新格局里的一支强硬力量。

波罗的海三国本身经济体量有限,国防更是只能依靠北约撑腰。要不是美西方给力,这几个小国哪有底气在俄欧关系上掀风浪?

可偏偏有了靠山,它们在外交上动作频频,不仅驱逐俄罗斯外交官,还时常在欧盟内部带头反对与俄方接触,逢俄罗斯必反。俄乌冲突爆发前,这种态度就已经很鲜明了。

每当欧盟内部有人主张与俄沟通,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。这种抱团操作,慢慢在欧盟内部形成一种新“联盟”,让原本就不团结的欧盟,立场更加分裂。

就在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,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出来反思了。她点名批评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,认为它们在阻碍欧盟与俄罗斯对话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结果,这几个国家也没惯着,立马把矛头指向默克尔,指责她当年一手促成欧盟对俄能源依赖,把欧盟利益和俄罗斯绑在了一起。

甚至连默克尔能说流利俄语这事儿,也成了被攻击的点。其实默克尔出生在东德,小时候学俄语很正常,没想到现在成了“原罪”。

早在2021年,默克尔就发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动向不对劲,试图推动欧盟和俄罗斯坐下来谈,缓和危机。可惜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坚决反对,这事儿成了泡影。

事到如今,默克尔认为当初如果有对话,也许局势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。

但这几个“反俄急先锋”当然不认账,反倒加大火力反击默克尔,说她让欧盟在能源问题上太依赖俄罗斯,是现在危机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其实默克尔执政时期,德国确实带动了欧洲与俄罗斯的深入合作,尤其在能源领域,双方都得到了不少好处。只是这种合作让美国感到了威胁。

于是,美国开始推动乌克兰危机升级,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这几个国家更是积极响应,频频在欧盟内部唱反调,极力阻挠与俄对话。

某种意义上说,这些操作确实加剧了后来冲突的不可收拾。

现在,这几个国家对于默克尔的“反思”极度不满,纷纷在国际场合公开抨击德国当年的政策,甚至有人把默克尔的个人经历都拿来做文章。

各方互相指责,欧洲内部立场分歧愈发明显。其实,欧盟在俄乌问题上始终难以形成统一声音,跟这些成员国各怀心思、彼此算计脱不开关系。

现实就是这么复杂。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,仗着有北约撑腰,敢当“出头鸟”,但真正左右局势的,还是那些大国博弈。

默克尔的反思有没有道理,外界各说各话,但可以肯定的是,欧洲的安全困局和能源焦虑,并不是一两个人或者几个国家就能改变的。

眼下,欧洲还在为昔日的选择买单,而接下来的路,恐怕只会更难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