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2日,印度拉贾斯坦邦沙漠地带,6架“阵风”战机在轰鸣声中逼近巴基斯坦边境。飞行员开启直播镜头,高调展示超低空突防和导弹模拟锁定,试图向全球“秀肌肉”。 但短短10分钟后,巴方雷达锁定警报骤响,红旗-9P防空导弹阵地瞬间启动,歼-10C战机紧急升空拦截。 印军战机被迫撤回,直播画面戛然而止,这场名为“沙尘暴2025”的军演,开场即弥漫火药味。
时间:7月23日至25日,恰逢特朗普公开证实“5月印军损失5架战机”后一周;
地点:拉贾斯坦邦与古吉拉特邦边境,正对巴基斯坦防御较弱的信德省和旁遮普南部;
规模:印度空军倾巢出动,包括12架“阵风”、18架苏-30MKI、8架幻影-2000,并首次整合俄制S-400防空系统与国产“阿卡什”导弹。
夜间突防:模拟利用夜色掩护渗透巴方领空,复制5月“唯一小胜”战术;
无人机蜂群对抗:回应巴方5月413次无人机袭扰,测试电子干扰能力;
数据链协同测试:试图解决法制“阵风”与俄制苏-30无法共享情报的致命短板。
1. 转移国内舆论炮火
特朗普一句“5架战机坠毁”,让印度反对党集体逼宫莫迪交代空战真相。 为平息民愤,印度防长宣称:“此次演习将证明阵风战机的无敌战力! ”印媒更炒作演习为“复仇序章”。
2. 遮掩军事体系缺陷
5月空战中,“阵风”被巴军歼-10C在80公里外锁定击落,暴露印军三大硬伤:
导弹射程短板:印军“流星”导弹射程仅150公里,不及巴方霹雳-15的200公里;
预警机真空:仅有的3架“费尔康”预警机无法覆盖边境,反观巴军ZDK-03预警机全天候监控;
万国牌不兼容:法国战机的数据链无法联通俄制S-400,指挥效率低下。
3. 测试巴方底线
军演区域故意贴近巴方雷达盲区,印军将领私下透露:“我们要看巴基斯坦是否敢开火。 ”
1. 防空导弹连夜上膛
军演启动24小时内,巴方在信德省前线部署12套红旗-9P防空系统,射程覆盖印度演习空域;
36架歼-10C挂载霹雳-15导弹升空警戒,形成“远-中-近”三层火力网。
2. 延长空域封锁令
自4月印度撕毁《印度河用水条约》后,巴方再度宣布:一切印度民航禁飞令延续至8月24日。 印军演习期间,巴边境雷达开机率达100%。
3. 战术碾压心理战
当印媒炒作“阵风复仇”时,巴空军仅冷回应:“我方雷达全程掌握目标动态。 ”英媒披露:巴军JF-17战机挂实弹沿接触线巡航,航程刻意覆盖印军补给线。
美国:边卖武器边拆台
军演次日,美国交付印度3架“阿帕奇”武装直升机;
但五角大楼报告直指印军“体系化作战能力落后巴方十年”。
法国:怕阵风招牌被砸
达索公司紧急派技术组赴印,要求“避免战机再被击落”。原定26架阵风新订单,因5月战损被印度国会冻结。
俄罗斯:只关心S-400广告效应
俄军火商向印方施压:“务必展示S-400拦截导弹画面! ”但对印军指挥体系漏洞视而不见。
中国:中巴联动敲打印度
7月24日,巴基斯坦陆军元帅穆尼尔突访北京,与中国外长闭门会谈3小时。 次日,中方宣布“深化中巴防务合作”,瓜达尔港出现新型防空雷达。
7月25日演习收官阶段,印军2架苏-30MKI借沙尘暴掩护突入边境10公里。 巴军雷达迅速识别,歼-10C编队火控雷达开机锁定。 印机紧急释放干扰弹撤退,巴方全程未发射导弹——但边境雷达记录显示:双方最近距离仅23公里。
印军飞行员事后抱怨:“他们(巴军)总能在射程外发现我们! ”而巴防空部队的雷达屏幕前,一张手写标语格外醒目:“阵风? 我们打的就是阵风!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