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张辽跟随了刘备,原五虎将中谁会被淘汰?既不是马超也不是黄忠

发布日期:2025-08-18 19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张辽和刘备之间,其实早有交集。张辽原本是吕布的手下,但对吕布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同,尤其是偷袭徐州、背叛盟友的行为,让他心生不满。而刘备,作为汉室宗亲,一直以忠义自居,这让张辽对他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好感。

然而,张辽并没有立刻投靠刘备,而是被派去攻打刘备。在战场上,张辽表现得犹豫不决,甚至让关羽都看出了他的忠义之心。关羽不仅没有责怪他,反而劝阻张飞不要轻举妄动。这种态度,让张辽心中对刘备的敬意更甚。

但真正让张辽与刘备关系拉近的,是在吕布战败后。曹操一度想杀张辽泄愤,却被刘备和关羽拦下。刘备亲自求情,关羽更是跪地恳请,最终保住了张辽的性命。这一幕,让张辽彻底看清了刘备的胸怀,也让他意识到,自己或许不该再效忠曹操。

可问题是,当时的刘备还依附于曹操,张辽并未抓住机会投奔。后来,张辽还有两次机会,但他都选择了留在曹操阵营。这让人不禁感叹:要是张辽真的去了刘备那边,蜀汉的历史会不会不一样?

假设张辽真的投奔了刘备,那么他在蜀汉的地位会如何?他是否能进入五虎上将的行列?这个问题,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测。

有人认为,黄忠年事已高,战斗力不如从前,应该被淘汰。但黄忠在汉中之战中斩杀夏侯渊,立下赫赫战功,刘备重用他,也是为了树立“唯才是举”的形象。如果黄忠被替换,恐怕会引起军心浮动。

还有人觉得马超虽然名声在外,但入蜀后战绩平平,可能被边缘化。但马超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,他是凉州豪族出身,刘备需要他来巩固西北势力,同时提升自己的政治合法性。所以,马超也不太可能被踢出局。

至于关羽和张飞,他们可是刘备集团的元老级人物,资历深厚,能力出众,谁敢动他们?

那问题来了,谁最有可能被挤掉?答案或许就在赵云身上。

赵云,这位常被低估的将领,其实也有自己的优势。他武艺高强,忠诚可靠,多次救主,深受刘备信任。但与此同时,赵云在军事上的建树却相对较少,不像张辽那样有过大胜仗,比如逍遥津之战。

更重要的是,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个人影响力,并没有关羽、张飞那么大。他虽受宠,但更多是作为“忠臣”形象存在,而非“战神”或“统帅”。相比之下,张辽的实战经验和战绩,显然更具说服力。

不过,赵云的地位也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。毕竟,他是刘备的心腹,而且在民间口碑极佳,若贸然替换,可能会引发内部不满。

但历史总是充满变数,如果张辽真的投奔刘备,赵云是否还能稳坐五虎上将的位置?答案或许并不乐观。

事情的转折点,或许就在这场假设中。张辽投奔刘备,意味着蜀汉多了一员猛将,而五虎上将的名额有限,必须有人让位。

张辽的加入,无疑会让蜀汉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。他曾在逍遥津之战中以八百将士击退孙权十万大军,这样的战绩,足以让他跻身五虎之列。

但问题在于,谁该走?黄忠、马超、赵云,还是其他人?

从刘备的角度来看,他需要的是既能打仗又能稳定人心的人才。黄忠是榜样,马超是招牌,关羽张飞是根基,赵云则是忠诚的象征。但如果张辽来了,谁最不重要?

答案揭晓——赵云。他虽然厉害,但缺乏大规模战役的指挥经验,且在蜀汉内部的影响力相对较小。相比之下,张辽的实战能力和战绩,更能打动刘备。

于是,赵云,这位常被低估的英雄,或许就是那个被“牺牲”的人。

赵云被替换的消息传出后,蜀汉内部并非一片欢腾。许多将士对赵云的忠诚和贡献表示惋惜,认为他不该被取代。

但另一方面,张辽的到来也让不少人感到振奋。他的战绩和能力,确实配得上五虎上将的称号。再加上他与刘备之间的恩怨纠葛,使得他的加入更具戏剧性。

然而,现实往往比想象复杂。张辽虽然能力强,但他在蜀汉的适应期仍需时间。他习惯了曹魏的作战风格,能否迅速融入蜀汉的战术体系,仍是未知数。

此外,赵云的离开,也让一些人开始质疑刘备的用人之道。毕竟,赵云是刘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,他的离去,是否意味着刘备的决策出现了偏差?

这场关于五虎上将的“换位”,似乎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
说到底,张辽投奔刘备,确实是个值得玩味的假设。他有能力,有战绩,也有忠义之心,完全有资格成为五虎上将的一员。但问题是,谁该让位?

有人说赵云,有人说黄忠,也有人说马超。但仔细想想,赵云或许是最合适的人选。他虽有战功,但缺乏大规模战役的经验;他虽受宠,但影响力不如关羽张飞。

不过,这也只是个假设。历史无法重来,我们只能通过这些“如果”,来窥见另一种可能的三国。

如果张辽真的投奔了刘备,赵云是不是就该让位?你觉得赵云的实力真的不如张辽吗?欢迎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