骆家辉摊牌了:中国别搞高端芯片,因为美国不高兴

发布日期:2025-11-23 03:38    点击次数:67

说真的,有时候你听到一些话,第一反应不是愤怒,而是觉得魔幻。就像2024年初,75岁的骆家辉老爷子在CNBC上,顶着那张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华裔面孔,慢悠悠地说:“中国最好别自己搞尖端芯片,因为美国不想看到。”

我当时正喝着一杯冰美式,差点没喷在屏幕上。这话说的,既直接又“体贴”,像极了一个管家在礼貌地告诉你:“后院的游泳池您就别用了,主人家不喜欢。” 可问题是,这院子是我家啊!

这事儿要从哪儿说起呢?或许我们得把时间倒回到2018年。那时候天还挺蓝,贸易战的火苗子刚窜起来,大家还觉得就是一场普通的商业摩擦。谁能想到,那只是开胃小菜。美国商务部一纸公文,就把华为摁在了实体清单上,意思很明白:我们家的公司,不许卖东西给你了。那感觉,就像你正在饭店里吃得好好的,后厨突然跟你说,我们不给你米饭了,你自己想办法吧。

紧接着2019年,这禁令直接升级,把高端芯片的供应链给你掐了。这就不是不给米饭了,这是连锅都给你端走了。国内一票企业瞬间压力山大,生产线等米下锅,那叫一个兵荒马乱。2020年,中芯国际也“榜上有名”,工厂里连夜开会,商量着怎么找替代方案。成年人的世界里果然没有圣诞老人,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。

你以为这就完了?2022年8月,芯片与科学法案横空出世,美国人一边自己砸钱补贴本土生产,一边把出口管制的大门焊得更死了,先进芯片一律对华禁售。荷兰那家造光刻机的巨头阿斯麦,别说最顶级的EUV光刻机,连次一级的都得看美国脸色。紧接着,日本、韩国也默默跟上队形。整个牌局里,人家直接把规则改了,不让你摸关键牌。

骆家辉的话,就是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说出来的。他当然知道美国是怎么阻止阿斯麦出货的,因为他直说了,这就是芯片战争的延续。这话从一个曾经的驻华大使嘴里说出来,那股子别扭劲儿就更浓了。他那套“美国优先”的逻辑,我们都懂,但听起来还是像吃了一只苍蝇。采访里他还提到,美国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中国拿不到英伟达、高通的先进芯片。为啥?因为这玩意是AI、5G、军工的“地基”,地基不让你打牢,上面的房子你就盖不高。

历史上,这种“我不想看到”的戏码,我们见的还少吗?冷战时期,人家封锁核技术、封锁航天科技,结果呢?我们自己搞出了原子弹,把卫星送上了天。北斗导航系统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,当年GPS动不动就给你“漂移”一下,关键时刻掉链子,逼得我们不得不自己从零开始,在泥潭里摸爬滚打,结果现在不是全球覆盖,信号杠杠的?有时候,封锁这玩意,就像健身房的私教,虽然过程痛苦,但确实能逼你长肌肉。

美国企业也挺难受的。中国是全球半导体的最大消费市场,占了三分之一。你把这么大的客户拒之门外,自家公司的财报能好看吗?订单锐减,营收下滑,裁员降预算,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自家先鼻青脸肿。全球化玩了几十年,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这猛地一刀切下去,伤敌八百,自损一千。所以我们看到,即便是禁令最严的2025年,英伟达还在想办法卖“特供版”的H20芯片给中国,生意人嘛,嘴上都是主义,心里全是生意。

而中国这边呢?简直就是上演了一出“你打你的,我搞我的”现实版。2024年,芯片出口额居然还超过了1万亿人民币。杭州那边,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也搞出来了,虽然还在测试,但据说能跟国际水平掰掰手腕。这就像你堵住了门口,人家愣是在后院挖了条地道,还顺便打了口井。到了2025年,我们更是要求国有数据中心全面弃用外国AI芯片。这决心,够清楚了吧?

骆家辉的言论,说白了,就是美国精英层一种根深蒂固心态的写照:我可以带着你玩,但你不能玩得比我好,更不能自己开一桌。他们害怕的不是中国制造芯片,而是中国掌握了“设计和制造尖端芯片”的能力。那意味着科技的权杖可能要换人,这才是他们真正睡不着觉的原因。

但科技这玩意儿,它不讲政治,它只认规律。封锁或许能延缓进程,但永远阻挡不了趋势。日本的专家拆解了中国最新的芯片后都承认,差距已经缩小到3年左右了,到年底可能更小。这场仗,从2018年算起,打了快十年了,结果是什么?美国以为能拖垮华为,结果华为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。他们以为能锁死我们的高端制造,结果我们的产业链正在一块一块地补齐短板。

所以,当骆家辉老爷子说出那番话的时候,我们不妨一笑置之。他就像一个站在岸上的人,对着水里奋力学游泳的人喊:“你最好别学会,因为我不想看到你上岸。” 但水里的人,既没时间也没兴趣听他叨叨,因为呛了几口水之后,我们唯一想做的,就是游得更快、更远。中国偏要把这美国最不想看到的事,做成最习以为常的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