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动力航母会成新标配?央媒释放信号,福建舰量产意味着什么
福建舰列装一事,消息满天飞,图像也早就铺开。造船厂码头上的钢铁巨兽,涂装也算得上整齐,谁不觉得激动?不过这些都是明面上的。很快,网友们的问题就转到了下一步,他们不是只关心船到底有多大,而是关心中国到底会不会做核动力航母。人民日报动静太快了,话还没问出口,官媒已经给出了明确态度。技术已在手!有人会觉得是不是有点提前爆料了?其实,早有各种卫星照片怼着造船厂反复看,谁能藏得住这么大个水面船体,说到底,保密也是自欺欺人。
不只是官方表态,舆论也迅速发酵。核动力航母,是现在还是再等三年,对外部观察者其实没那么重要。军迷们看着央媒的表情,很多时候像小孩在过年拆红包,他们本来没想到能这么快揭晓答案。核动力这词,最近常出现,不像以前只是YY。003型福建舰后面的量产,也被明确提出,不止一艘?这是不是说明未来不是一枝独秀,而是会变成队列?央视和人民日报两篇通稿,其实是一种默契。
仔细想,这意味着什么?大家常说发展路线要有弹性,但这次官方路线明确:中国航母要双线并进,“核常兼备”——一看就是个高点。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的差别。一说技术,很多人只想到起飞距离、弹射器,其实这里面涉及到的细节可多了。
核动力航母大,不是炫技,个头越大越容易引起误解。为什么不做得精巧一点?福建舰是为了能装上电磁弹射器才改设计,但电磁弹射器比老式蒸汽弹射器长十米,甲板本没那么多空间,这下只能让弹射器压进甲板边缘。看起来像啥?其实很多人觉得这样太冒险。这种“凸出”设计是被逼出来的。004型得有大吨位,任务就是彻底规避这个缺点,为了让每一次舰载机升空能规避安全隐患,不是炫耀吨位。
从技术到应用,核动力跟常规动力摆在一起,总有人说那一堆参数数据谁懂?他们只看电视里舰载机密集起降。可是,一艘核动力航母能跑几十年都不加油,让缺少海外基地的中国海军,直接补齐短板。不要小看这一点,无补给全球到达,过去只能在小说里听。美国一艘核动力航母装11,000吨航空燃油,而原来常规航母才装6,000吨,多出来这部分,可不是小数目。持续打击能力拉满!
这一点上,很多数据已经公开,资料不难找。尼米兹级全寿命使用费用要超过220亿美金,而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只要140亿美金出头。双方差几乎一半,维护费用才是真刺痛点。有人说中国又要追着造大航母了,可现实是,美国盲目全核,结果航母总量还缩水,十几艘变十一艘,压根不能满足海外部署需求。
那为什么不批量上核动力004型?之前的疑问,其实能说清楚。江南造船厂搞福建舰那几年,经验够了,一旦项目停下来,生产线马上闲置,工人队伍不做事,资源堆着也是浪费。继续把福建舰这套技术用起来,造多几艘,让整个系统运转不至于断层。而且,有些地方就算想上核动力也办不到,质资不够,操作也不让上。核动力造船不是锅炉厂,船坞不是想干啥就干啥。短时间内资源过渡,继续生产003型,这事其实很务实。
再有一点,单看成本,常规动力不贵,核动力烧钱,后期维护还难。谁都能查得到当年美国造船的花费,核动力是常规的1.5倍不止。有人说技术领先就是好,但实际运作远没有想得那么滑顺。更庞大的军舰意味着管理难度剧增,本钱不见得对得起成效。
从发展策略看,中国不会跟风美国。美军丢掉常规动力,全核结果不见得好。国内坚持核常兼备,本质上是实用主义。用常规动力保证数量,用核动力拉打击力,没有哪个国家只靠“最高技术”打天下。实际部署密度和远洋存在感同样重要。
分析下来,有人又问,未来是不是就福建舰造了一堆,然后004型核动力航母也造个两艘凑齐?这问题其实说不准。政策经常摇摆,技术进度未必能跟得上计划。就像当年辽宁舰和山东舰,很多细节外界传得神乎其神,实际内部决策未必一致。也有声音说,航母不是越多越好,维护、补给、人才培养都跟不上。可实际上,海军规模和战略突破还是得靠“多轮驱动”,单靠点突破不靠谱。
前后说法有点矛盾也没啥,有时看数据觉得核动力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,但常规动力性价比高,批量造船也快。在实际研发上,两条路线恐怕还会互相补充,谁说不会再变?搞不好明年又有新动作。
如果参考日韩、英国这些国家,谁敢说航母数量一定和国力直接挂钩?他们发展思路乱七八糟,也没人嘲笑过分。日本准航母都快变相核动力了,英国三番五次重启航母项目,结果财政总卡壳,造了半天也就那么回事。
某种程度上,福建舰入列只是一个节点。它的意义,不止是中国第三艘航母,而是海军系统对未来的全新布局。全球头牌航母武器系统,榜上有名的不只是美国,现在中国系统已然追上,部署和技术同步推进。这里面还有更多小细节,比如船体增大,飞行甲板设计,弹射器长度这些点,很多时候才真正决定了作战能力谁更强,不是看宣传片出来的英雄形象。
现在中国航母,三艘齐聚,很快就是核常并行。到2035,据说会形成两核四常乃至六七艘全体系作战平台。美国呢,看着中国数据直皱眉,亚太地区航母优势不复存在,有人甚至会说美军以后会被反超。
其实未来很难说,计划总是变动,技术突破也有可能慢下来。核动力航母能不能批量生产,常规动力是否还能持续优化,一直都有争议,权威消息每年都变。难保像今天这样官宣还是半遮半掩。
总结起来,目前中国坚持“核常兼备”的战略思路,不管是福建舰批量造,还是004型核动力布局,都是针对现实需求和未来布局的深度博弈。造船本身不是终点,造的是体系和未来,每一步都可以看做是海军能力的全新跃升。
就现在看来,航母发展路上没有完美方案,只有不断拿出新点子,谁知道后面变数会不会更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