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沙漠里突然冒出个200平方公里的湖,这事还得从24年前那场暴雨说起》
在新疆克拉玛依的沙漠腹地,有个地方正在上演现实版"沧海变桑田"。136团小拐乡的无名湖湿地,现在成了当地人的避暑胜地——湖水清澈见底,水草丰茂得能藏下一群羊,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鸟在天上打转。最绝的是,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能把人烤出油的戈壁滩。
这事儿得追溯到1999年夏天。当时玛纳斯河上游下暴雨下得水库都要吐了,石河子那边紧急开闸放水。洪水顺着老河道一路狂奔,最后在克拉玛依的沙漠里汇出个200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。当地干部说起这事还直乐:"老天爷送的礼物,不要白不要。"
但早在上世纪50年代,这片地方可是遭过大罪。玛纳斯河中游搞大规模垦荒,河水被截去浇棉花田,下游直接断了流。到60年代,这里的湖底干得能当煎饼鏊子用。没了水,风沙就跟脱缰的野马似的,逼得人直往后退。
转折发生在2005年,兵团开始大规模推广滴灌技术,石河子那边也启动了生态修复工程。现在每年秋天,上游都会特意给下游"送水",就跟给沙漠打吊瓶似的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消失几十年的黄羊、狐狸这些家伙,最近都拖家带口地回来了。
当地渔民老张划着他的铁皮船说:"现在湖里的鱼多得能踩着鱼背过河。"政府立了规矩,不准在湿地开荒打井,乱砍树的直接罚款罚到肉疼。牧民们也学精了,夏天都把羊群赶到湖边,既省了饲料钱,羊还能加个水草自助餐。
周末这里热闹得像赶集。城里人开着越野车来钓鱼,小孩们在沙丘上打滚,摄影爱好者举着长枪短炮追鸟拍。有个从乌鲁木齐来的游客说得实在:"在沙漠里看见这么大一片水,比中彩票还稀奇。"
现在这片湿地成了克拉玛依的生态名片,兵团的节水农业和生态补水形成了良性循环。有时候想想挺有意思,当年那场让人提心吊胆的暴雨,反倒浇灌出了沙漠里最珍贵的绿洲。
大自然给的惊喜,往往藏在灾难的包装里。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