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天入伏!4个老理儿护健康,你家还在这么做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7-28 05:40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后天入伏,老家墙上的黄历又翻到这页。

村头王婶早把竹席晒在院儿里,说伏天晒过的席子睡不潮。省气象台报了,未来10天最高温36℃以上天数超7天。热归热,老理儿可不能丢,不能丢。

头一桩,别逮着空就冲凉。去年二舅贪凉,伏天每天洗3回澡,结果落了个肩颈疼。

老辈人说,伏天汗毛孔张着,凉水一激,寒气钻进去难出来。

年轻人不信,觉得空调房里冲凉能有多冷?

可上了岁数的都知道,年轻时造的罪,老了全得还。

第二桩,得挑个日头好的晌午晒后背。

李大爷每天10点蹲墙根儿,说“伏天晒背,冬天不咳”。晒得后背微微发红,暖烘烘的,比贴膏药还得劲。现在人怕晒黑,躲空调房里刷手机,倒把老法子忘了。

第三桩,别在大日头底下硬练。前儿个老张头晨跑中暑,在医院输了3瓶液。伏天阳气在外头跑,人得跟着歇着,暴走、打球都得悠着点。

蹲树底下听戏、泡壶茉莉花茶,比出一身汗强多了。第四桩,饭桌上得有碗热乎的。我妈说“伏天吃冷伤脾胃,喝碗粥最养人”。

绿豆百合粥、南瓜小米粥,盛出来晾温了喝,胃里熨帖。前儿个邻居小两口顿顿冰啤酒配烤串,这两天直喊肚子疼。有人说现在有空调,老理儿过时了,真的吗?

去年伏天,村卫生室光看受凉的就有20多号人。

老理儿不是迷信,是祖祖辈辈拿身子骨试出来的。伏天护的不是身,是岁月里攒下的巧劲儿。

明儿个该去集上买绿豆了,我妈非说新收的豆子熬汤最沙。

对了,晒竹席可别晒太狠,晒焦了扎人,我小时候挨过扎。点个关注,明儿接着唠伏天的那些老讲究。

个人体质不同,具体还得听医生建议,咱这儿就图个乐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