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儿像老美又在国际贸易上玩儿了一手大的。川普这家伙,刚上台没多久,就开始到处挥舞关税大棒,这次瞄准了亚洲几个国家,日本、菲律宾和印尼,直接逼着他们签了协议。整个过程没动刀动枪,就靠经济压力就把事儿办了。结果呢,日本首相石破茂成了最大的受害者,直接被党内逼着辞职。这里面水挺深的,得一步步说清楚。
先说说背景吧。川普2024年大选赢了,2025年1月上台后,就接着他第一任时候的风格,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。贸易上,他老早就说过要搞对等关税,说白了就是你们对我征收多少,我就对你征收多少,甚至更高。4月份,他推迟了部分关税生效日期,说是要给各国90天时间谈判,结果没谈成多少,又把截止日期定在8月1日。要是没签协议,从那天起,美国就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,日本是25%,菲律宾和印尼更高。各国一看,这关税上来,出口就遭殃了,尤其是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,只能赶紧坐下来谈。
日本这边是最典型的。石破茂2024年9月当上首相,本来想在贸易上硬气点儿,拖着不让步。可川普不吃这套,直接发信说8月1日开始25%关税。日本经济本来就靠出口汽车和电子产品到美国,这关税一加,汽车行业8%的就业岗位都悬了。谈判拉锯了好几个月,7月18日美国财长斯科特·贝森特去东京见了石破茂,谈了谈,表面上说有希望,但其实压力山大。终于在7月22日晚,川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签了协议。美国对日本产品征收15%的对等关税,比威胁的25%低了点儿,但日本得大幅开放汽车和农产品市场,还得投资5500亿美元到美国,美国拿走其中大部分利润。日本这边呢,对美国产品基本不加关税。石破茂23日承认了这个协议,说是为了两国利益,但谁都看得出,日本让步更大。
菲律宾的情况也差不多。总统小马科斯7月22日亲自去白宫见川普,本来想把安全问题和贸易绑一起,换取低关税。菲律宾在南海有事儿,一直靠美国撑腰。小马科斯想用防御条约换贸易优惠,可川普没买账,直接说关税19%,菲律宾对美国产品零关税。菲律宾同意了,还得开放市场给美国商品。川普说这协议让美国卖产品到菲律宾零关税,而菲律宾出口到美国得交19%。小马科斯拿到了美国重申防御承诺,继续在南海硬气,但贸易上明显吃亏了。
印尼那边,总统普拉博沃也签了类似的东西。7月22日宣布的协议,美国对印尼产品征收19%关税,印尼对美国零关税。印尼还得买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和50架波音飞机,包括777型。印尼争取到了美国审查AUKUS项目,这是个安全上的小补偿,但不是撤销,只是审查,稳定性不确定。印尼有铜矿等资源,川普说美国现在有完全接入印尼的权利,这话听着就霸道。普拉博沃政府宣传说这协议带来投资和就业,但实际看,印尼让步更多,美国卖东西零关税,还强买强卖飞机和农产品。
为什么说这些是不平等条约呢?简单说,美国占了大便宜。三国都得开放市场,让美国产品零关税进来,而自己出口到美国还得交15%或19%。日本的投资5500亿,大头利润归美国;印尼的飞机采购,直接给波音送钱;菲律宾的零关税开放,等于大门敞开给美国商品。川普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帖,说这是美国的大胜,创造了成千上万就业岗位。相比之下,三国国内反应复杂。日本汽车股短期涨了点儿,但长期经济冲击大。菲律宾和印尼的企业得调整供应链,成本上升。整个事儿像极了历史上的广场协议,日本当年签了,经济泡泡破了,这次又被比作2.0版。
石破茂的倒霉事儿得单独说说。他上台后,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的执政联盟本来就摇摇晃晃。7月20日,上院选举大败,联盟席位从多数掉到少数。党内早就有人叫他下台,他自己说要继续干,扛着贸易谈判。可协议一签,党内批评更猛了。媒体报道说他决定在8月底前辞职,承担签协议的责任,避免下一任首相挨骂。石破茂23日还否认马上辞职,但据NHK和Mainichi报纸,他告诉亲信,选举败了就注定下台,拖到协议签完是为了背锅。自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,石破茂成了替罪羊。辞职后,自民党得选新总裁,他的国防和农业政策估计得变。
这事儿对亚太格局影响不小。美国通过关税威胁,逼着盟友让步,强化了经济霸权。川普的策略就是先威胁高关税,再谈低点儿,让对方觉得赚了,其实美国净赚。三国呢,日本经济更依赖投资美国,菲律宾继续靠美军在南海撑腰,印尼的安全感多了一点儿,但贸易赤字可能加大。中国那边看着乐了,日本本来想靠近北京,现在贸易受阻,可能更转向中国市场。全球经济增长受影响,关税战让供应链乱套,亚洲国家得找新平衡。
川普这手玩儿得溜,不费一枪一弹,就让三国签字。石破茂辞职是直接结果,但深层是日本党内斗争和经济压力。整个事件提醒大家,贸易不是平等游戏,谁掌握市场谁说了算。菲律宾和印尼的领导还稳着,但长期看,这些协议会让国内不满积累。川普说还有更多协议要签,印度和韩国估计下一个。世界贸易格局在变,美国优先的路子走得通,但盟友关系得付代价。
再深挖点儿,这些协议的细节暴露了问题。日本的15%关税不包括钢铝的50%关税,国防开支也没提。菲律宾的防御承诺是老调重弹,没新东西。印尼的矿产接入,听着像资源掠夺。川普政府信誉一向成谜,审查AUKUS能不能落实还两说。三国签字是为了避开更高关税,但长远经济结构得调整。日本汽车业得加大在美国投资,转移生产线;菲律宾出口商得找新市场;印尼得平衡矿产出口和国内需求。
石破茂的辞职时间线也值得注意。选举7月20日败,21日他还说不辞,22日协议签,23日媒体爆他8月底走人。他想扛到协议完事儿,避免自民党更乱。党内保守派批评他谈判太软,右翼势力借机上位。日本政坛动荡,下一任首相得面对川普的持续压力。
整体看,川普赢了面子,三国输了里子。不平等条约这词听着旧,但现实中贸易谈判就是实力比拼。川普用经济武器,逼着盟友低头,石破茂成了牺牲品。这事儿接地气地说,就是大国欺小国,弱肉强食的国际规则。希望三国能从中学到点儿, diversifying 贸易伙伴,别太靠美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