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女孩高考拿到654分,却被家人坚决拒绝上大学的故事,令人震惊也令人心碎。近日,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讲述了一位来自偏远农村的女孩,凭借优异的成绩本应开启更广阔的未来,却因家庭观念和经济困境陷入绝望。
这名女孩叫来娣,弟弟叫成龙。刘老师来到她家时,只见来娣正忙着晒太阳、干农活,而弟弟则躺在屋里玩手机。家里气氛沉重,刘老师试图了解情况,却迎来了母亲的愤怒。母亲突然冲过来,狠狠地打了来娣一耳光,随即质问:“家里只供得起一个孩子,弟弟考了200分也要上大学,女儿再高考也没用。”这番话像一把刀刺入人心,让人难以置信。
刘老师反驳道,女孩的高分意味着未来可以赚得更多,但母亲依然坚持认为:“女孩子读书再多,也只是为了将来嫁人。”奶奶也加入了抱怨:“女孩子多读书也没用,嫁人才是归宿。”来娣跪在地上,哭着请求母亲,愿意为了梦想努力,但母亲的态度坚硬得令人心碎。
面对家庭的冷漠和偏见,刘老师决定出手帮忙。他承诺每年提供一万二的生活费,愿意承担部分学费,终于让家人勉强答应让来娣继续读书。尽管如此,来娣的日子依然艰难。她几乎一人扛起所有家务,从不让弟弟帮忙。每当问起弟弟为何反对姐姐上学,他冷冷地回答:“她读再多书,也不过是个女的。”这一句话让人愤怒而心疼。
村里的乡亲们议论纷纷,有的指责家庭太封建,有的认为家庭实在无力供得起两个大学生。可事实上,来娣的高分足以进入重点大学,而弟弟的成绩连专科都难以实现。刘老师感叹:“如果没有人帮忙,这个女孩可能一辈子都在农村困苦中度过。”为了给她争取机会,刘老师与家人签订了协议,保证来娣可以去上学,但也只是短暂的希望。
来娣为了争取未来,跪了三次向母亲求情。她暗自许愿成为一名老师,梦想着走出大山,改变命运。然而,前路多么坎坷,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顺利进入大学。
这个故事让我深思:为什么在现代社会,依然存在如此重男轻女、偏见根深蒂固的家庭?刘老师说,他见过太多类似的家庭,无论女孩多聪明、多努力,只要性别不对,就注定被边缘化。网络上的声音也在谴责:这样的问题,不能只靠一己之力解决,社会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改变。
虽然刘老师每年都会给予一些帮助,但他也坦言:个人的力量有限。来娣的梦想能否实现,还要看家庭的态度能否转变。她的妈妈甚至曾说:“卖血也要让你上学。”这句话虽充满绝望,却透露出一个家庭对未来的无奈和挣扎。刘老师指出,这样的话比不上帮她供学更伤人,因为这代表着最基本的关心和希望都已经破碎。
故事的最后,来娣收拾行李,弟弟还在玩手机。刘老师望着她的背影,叹息着:善意的帮助也许只能帮到这里,但希望她能坚持走下去。也许,将来她毕业后,能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观念,让更多像她一样的女孩,不再被偏见所束缚。
这个故事震撼人心,也让人反思:我们是否还在一些家庭中,重男轻女的阴影依然笼罩?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,更需要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。希望未来,像来娣这样的女孩,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尊重,不再被性别所限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