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内容为虚构小说故事,图片为AI生成,请勿与现实关联。
大营内,烛火摇曳,几位副将围着年羹尧激烈争论着。
"大将军,李天佑那厮占据要塞三个月了,咱们兵力是他两倍,为何不直接攻城?"副将王猛拍着桌子,声音洪亮。
"就是!皇上派咱们来平叛,不是来看风景的!"另一位副将也跟着附和。
年羹尧却神色淡然,轻抿了一口茶:"诸位莫急,兵法有云,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"
"大将军说得轻巧!那李天佑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,当年跟着康熙爷南征北战,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?想让他不战而降,简直是天方夜谭!"
年羹尧放下茶盏,嘴角勾起一丝神秘的笑意:"诸位有所不知,这世上最坚固的城池不是用砖石砌成的,而是人心筑起的。只要攻破了心防,再坚固的堡垒也会不攻自破。"
"大将军到底有何妙计?"众将好奇地凑了过来。
年羹尧站起身,望向窗外那座灯火通明的城池:"明日你们就知道了。传我军令,明天搭建戏台,我要请李将军看一出好戏..."
01
三日前,京城紫禁城内。
雍正皇帝坐在龙椅上,手中拿着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,眉头紧皱。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,气氛异常凝重。
"诸位爱卿都看看吧,边关又出事了。"雍正将奏折重重放在龙案上,李天佑这个朕曾经信任的将军,如今竟然拥兵自重,占据雁门要塞不肯归顺。
兵部尚书张廷璧上前一步:"皇上,臣以为应当立即派遣大军围剿,以儆效尤!李天佑手下虽有两万精兵,但我朝兵强马壮,定能将其剿灭!"
"不妥!不妥!"户部尚书李光地连连摇头,"强攻必然损失惨重。李天佑占据险要,且手下都是跟随多年的老兵,个个悍不畏死。硬碰硬对朝廷不利啊!"
"那李大人的意思是任由他继续叛乱不成?"张廷璧冷笑道。
"自然不是。臣的意思是招抚为上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......"
"书生误国!"张廷璧打断他的话,"李天佑既然敢反,就是铁了心的。你跟他讲道理,他会听吗?"
两人争执不下,其他大臣也分成两派,有的主战,有的主和,吵得不可开交。雍正越听越烦躁,正要发火,就在这时,年羹尧从班列中走出。
"皇上,臣请缨前往平叛。"年羹尧施礼道。
满朝文武都将目光投向这位年轻的将军。年羹尧年不过三十,却已是朝廷倚重的大将,多次领兵出征,战功赫赫。
"年爱卿有何良策?"雍正的语气明显缓和了。
年羹尧从容答道:"臣以为,不必强攻,也不必招抚。臣有一计,可让李天佑主动出城投降。"
此言一出,满朝哗然。张廷璧更是直接反驳:"年将军,李天佑可不是普通人物。他跟着康熙爷南征北战,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?想让他主动投降,这......"
"张大人觉得不可能?"年羹尧淡然一笑,"那不妨让臣试试。臣愿立军令状,一月之内,必让李天佑归降。"
雍正大感兴趣:"年爱卿如此自信,必有妙计。说来听听。"
"皇上,兵法有云,攻心为上。臣不准备攻城,只需要攻心即可。"年羹尧故意卖关子,"具体如何行事,臣到了前线再详细奏报。"
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,都觉得年羹尧说话云里雾里的。但雍正却很感兴趣:"好!朕就给你一个月时间。记住,一个月后若是不能成功,朕就要派大军强攻了。"
"臣遵旨!"年羹尧领旨。
散朝后,年羹尧刚出大殿,就被几个同僚围住了。
"年老弟,你刚才那话说得太满了。"武将岳钟琪拉住他,"李天佑那老狐狸,可不好对付。你真有把握?"
"岳大哥放心,我既然敢立军令状,自然心中有数。"年羹尧笑道。
"什么数?快说说!"另一位将军凑过来好奇地问。
年羹尧摇摇头:"天机不可泄露。等我成功了,自然会告诉大家。"
"你这家伙,还跟我们卖关子。"岳钟琪拍拍他的肩膀,"不过话说回来,李天佑确实不简单。当年跟着康熙爷打仗,立下不少功劳。这样的人,不会轻易屈服的。"
"正因为如此,才需要用特别的法子。"年羹尧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光芒。
02
六日后,雁门要塞外十里处。
年羹尧率领三万大军抵达指定地点。与众人预想的不同,他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,而是下令在此安营扎寨。
副将王猛急得团团转:"大将军,咱们兵力占优势,为何不立即攻城?拖得时间长了,夜长梦多啊!"
"是啊,大将军!"副将赵云飞也跟着劝道,"李天佑在要塞里储备充足,咱们在野外扎营,补给困难。时间拖得越久,对咱们越不利。"
年羹尧却不慌不忙,正在帐中查看地图:"诸位莫急,我自有安排。"
"大将军,您到底要怎么打?"王猛忍不住问,"总得给我们一个章程吧?"
年羹尧放下地图,看向几位副将:"我说过,这次不打。"
"不打?"几个副将面面相觑,"大将军,咱们不是来打仗的吗?"
"谁说不打仗就不能平叛?"年羹尧起身走到帐外,指着远处的要塞,"你们看那座城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如果强攻,就算最后胜了,咱们也要付出惨重代价。"
"那您的意思是?"赵云飞问。
"我的意思是,让李天佑自己走出来。"年羹尧淡淡说道。
几位副将都觉得这想法太天真了。王猛忍不住说:"大将军,李天佑要是愿意出来,当初就不会叛乱了。您这个想法......"
"想法如何,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。"年羹尧摆摆手,"现在你们只需要按我的命令行事就行。"
正说着,探马来报:"启禀大将军,李天佑派使者来了!"
"哦?这么快就坐不住了?"年羹尧来了兴致,"请进来。"
不久,一个文士模样的中年人被带进营帐。此人约四十多岁,穿着朴素,但举止间透着不凡的气质。
"在下李天佑麾下参谋苏文华,见过年将军。"来人拱手施礼。
年羹尧还礼:"苏先生辛苦了,请坐。来人,上好茶。"
苏文华坐定后,直接开门见山:"年将军,我家将军派我来问,您这次带兵而来,意欲何为?"
"意欲何为?"年羹尧笑了笑,"当然是奉皇命平叛。不过,如果李将军愿意归顺朝廷,一切都好商量。"
苏文华摇头:"年将军,我家将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没有回头的打算。您还是另想他法吧。"
"另想他法?"年羹尧端起茶杯,慢慢品了一口,"苏先生,我很好奇,李将军为什么要反叛?"
这个问题让苏文华一愣。他沉默了片刻才说:"这个......不便多说。"
"是不便说,还是不敢说?"年羹尧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,"我听说,忠臣良将走上绝路,往往都有不得已的苦衷。"
苏文华脸色微变,但很快恢复正常:"年将军,无论如何,我家将军都不会投降的。您还是死了这条心吧。"
"死心?"年羹尧笑了,"苏先生言之过早。这世上的事,变数很多。说不定过几天,李将军就改主意了呢?"
苏文华站起身来:"年将军,告辞了。"
"慢着。"年羹尧也站起身,"苏先生,替我向李将军问好。告诉他,我年羹尧向来敬重英雄好汉。如果将来有机会,我很想与他促膝长谈。"
苏文华深深看了年羹尧一眼,拱手告辞。
03
苏文华走后,年羹尧立即召来心腹孙大海。
"孙队长,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。"年羹尧压低声音,"你立即挑选几个机灵的兄弟,化装成商人,到附近各处打听李天佑的情况。记住,不是军事情况,而是......"他停顿了一下,"是他的身世经历,越详细越好。"
"身世经历?"孙大海有些不解,"大将军,这个有什么用?"
"你照办就是,不要多问。"年羹尧语气严肃,"记住,一定要隐蔽,不能让人发现。"
"属下明白!"孙大海领命而去。
第二天,年羹尧做了一件让全军都摸不着头脑的事——他下令在军营中央空地搭建戏台。
王猛跑来询问:"大将军,您这是要干什么?咱们是来打仗的,不是来听戏的啊。"
"谁说搭戏台就是为了听戏?"年羹尧神秘一笑,"兵不厌诈,这也是兵法。"
"兵法?"赵云飞更糊涂了,"搭戏台算什么兵法?"
"你们照我说的做就行了。"年羹尧不再解释,"记住,这座戏台要建得漂亮点,最好能让李天佑在城头就看见。"
几位副将面面相觑,都觉得自己的主将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。但军令如山,他们只能照办。
三天后,一座华丽的戏台在军营中拔地而起。这戏台按照京城标准建造,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,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果然,城头上的李天佑看见了。他站在城楼上,望着那座奇怪的戏台,眉头紧皱。
"将军,年羹尧这是什么意思?"副将张虎不解地问。
"我也想知道。"李天佑摇摇头,"这个年羹尧,确实不简单。"
"会不会是什么陷阱?"另一位副将赵豹猜测道。
"陷阱?"李天佑苦笑,"如果是陷阱,还会这么明目张胆吗?"
正说着,苏文华匆匆上楼:"将军,年羹尧又派人来了!"
"又来?"李天佑有些意外,"这次又是什么事?"
苏文华递过一张精美的帖子:"这次不是谈判,是......请您看戏。"
"看戏?"李天佑接过帖子一看,上面写着:
"李将军台鉴:久闻将军威名,如雷贯耳。今日特请京城名班到此演出,略备薄酒,恭请将军移步观赏。若蒙不弃,明日酉时,营中恭候。年羹尧敬邀。"
张虎看了帖子,勃然大怒:"岂有此理!这个年羹尧,分明是在戏耍咱们!"
"就是!"赵豹也跟着愤慨,"什么请看戏,分明是羞辱!将军,咱们不能去!"
李天佑却沉默不语,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张请柬。良久,他才开口:"年羹尧......这个人很有意思。"
"将军,您不会真的要去吧?"张虎急了,"这明摆着是个陷阱!万一有埋伏怎么办?"
"埋伏?"李天佑摇头,"年羹尧既然敢发这样的请柬,就不会在明面上耍花招。他是聪明人,知道那样做对他没好处。"
"那您的意思是?"苏文华问。
李天佑走到窗边,望着远处那座戏台,上面正有人在调试布景:"我倒要看看,这个年羹尧到底想干什么。"
**"将军三思!"**张虎跪下请求,"您千万不能去!万一......"
"万一什么?"李天佑打断他的话,"你们忘了,我李天佑什么场面没见过?难道还怕一个小小的戏台不成?"
众将见劝阻无效,只能作罢。
当天晚上,李天佑召集几个心腹商议此事。
"诸位,你们觉得年羹尧这是什么意思?"李天佑问道。
苏文华沉吟道:"属下觉得,年羹尧此举必有深意。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搭建戏台,更不会平白无故邀请将军观戏。"
"那你觉得他想干什么?"
"这个......"苏文华摇头,"属下猜不透。"
张虎插话道:"管他想干什么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。咱们有什么好怕的?"
"话是这么说,但小心无大错。"赵豹担心地说,"万一年羹尧在酒里下毒怎么办?"
"下毒?"李天佑笑了,"他要是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,就不是年羹尧了。"
经过一夜考虑,李天佑最终决定赴约。第二天傍晚,他只带了苏文华和几个亲兵,大大方方地走出了城门。
04
年羹尧早就在营门外等候。看见李天佑到来,他主动迎了上去:"李将军,久仰大名!今日一见,果然英雄气概!"
李天佑抱拳回礼:"年将军过誉了。"
两人这是第一次见面,都在暗暗打量对方。年羹尧看到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将军,身材魁梧,面容威严,举手投足间透着久经沙场的杀伐之气。而李天佑看到的,则是一个年轻英俊的青年将军,举止从容,谈吐不凡,显然不是个简单人物。
"李将军,请!"年羹尧做了个请的手势。
"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"李天佑跟着年羹尧走向戏台。
戏台已经布置得金碧辉煌,台下设有观众席,其中最好的位置显然是专门为李天佑准备的。周围坐着年羹尧的部下们,但他们都很有眼力,保持着适当的距离。
"李将军,请坐。"年羹尧亲自为李天佑拉开椅子。
李天佑坐下后,环视了一下四周:"年将军真是用心了。在这荒郊野外搭建如此精美的戏台,不简单啊。"
"李将军过奖了。"年羹尧在旁边坐下,"我这个人有个爱好,就是喜欢听戏。行军打仗之余,听听戏曲,既能放松心情,又能陶冶情操。"
"哦?年将军还有这样的雅兴?"李天佑有些意外。
"是啊。"年羹尧端起茶杯,"我觉得戏曲很有意思,短短几个时辰,就能演尽人生百态。有喜有悲,有聚有散,有成有败,就像真实的人生一样。"
李天佑听了暗暗点头,看来这个年羹尧确实不是个粗人。
两人正聊着,锣鼓响起,戏班开始准备了。
"今天演什么戏?"李天佑随口问道。
"《霸王别姬》。"年羹尧淡淡说道。
"《霸王别姬》?"李天佑愣了一下,这出戏他当然知道,讲的是楚汉相争,项羽兵败自刎的故事。
"怎么,李将军不喜欢这出戏?"年羹尧看似随意地问。
"没有,这出戏很经典。"李天佑回答道,但心中却有些疑惑,年羹尧为什么要选这出戏呢?
这时,台上传来悠扬的胡琴声,大戏正式开场了。
戏一开场,台上的项羽就展现出了霸王的威风。演员功底深厚,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王者气概。台下的观众也被这气势震撼,纷纷叫好。
李天佑专心看着台上的表演,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疑惑。年羹尧则一边看戏,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李天佑的反应。
戏继续进行着,项羽从最初的意气风发,逐渐变得处境艰难。当演到四面楚歌那一段时,整个戏台都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氛围中。
李天佑看得入神,完全沉浸在剧情中。年羹尧注意到,随着剧情的发展,李天佑的神色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。
戏演到了最高潮部分——虞姬和项羽的离别。台上的虞姬美丽动人,她的每一个眼神,每一句唱词,都充满了对项羽的深情和对命运的无奈。
05
《霸王别姬》进入了最动人心魄的段落。
台上,项羽坐在军帐中,听着四面传来的楚歌声,脸上满是悲愤和无奈。虞姬在一旁默默陪伴,眼中含着泪水。
"汉兵已略地,四方楚歌声......"虞姬开始了那段著名的唱词,声音凄美动人,每一个字都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。
李天佑静静地听着,不知为什么,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情绪。年羹尧偷偷观察着他的神色,发现他比刚才更加专注了。
台上,虞姬继续唱着:"大王意气尽,贱妾何聊生!"这句唱词唱得荡气回肠,台下不少观众都红了眼眶。
项羽抚摸着虞姬的脸庞,深情地说:"虞姬,都是我连累了你。"
"大王何出此言?"虞姬含泪回答,"虞儿能跟随大王征战四方,已是此生无憾。只是......"她欲言又止。
"只是什么?"项羽问。
"只是虞儿不能陪大王到最后了。"虞姬拔出了佩剑,"虞儿先走一步,不让大王为难。"
"虞姬!"项羽想要阻止,但虞姬已经将剑刺向了自己。
台下响起一阵惊呼声,许多人都被这悲壮的一幕震撼了。李天佑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,眼神变得复杂起来。
年羹尧心中暗暗满意,看来自己的计策开始产生效果了。
虞姬倒在了项羽怀中,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:"大王,来生......来生我们再做夫妻......"
这句话如雷鸣般在李天佑心中响起。他的身体微微颤抖,但很快又强自镇定下来。
戏还在继续,项羽抱着虞姬的身体,仰天长啸:"天亡我也!既然老天要亡我项羽,我还有什么好说的!"
接着,项羽开始了那段千古绝唱:"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"
这段唱词慷慨悲壮,唱得台下所有人都动容了。
李天佑听着这熟悉的词句,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。
最后一幕,项羽来到乌江边。渡船已经准备好了,船夫劝他渡江:"大王,快上船吧!渡过乌江,还能重整旗鼓!"
但项羽摇了摇头:"我项羽当年带着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征,如今无一人生还。纵使江东父老怜我爱我,我又有何颜面见他们?"
说完,项羽拔剑自刎,一代霸王就此落幕。
大幕缓缓落下,台下响起了热烈而沉重的掌声。
许多观众都被这个悲壮的故事感动了,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。
年羹尧起身鼓掌,然后转向李天佑:"李将军,戏看得如何?"
李天佑深吸一口气,当他开口说话时,说出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......
06
李天佑缓缓站起身来,但他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:"年将军,柳如烟......她还活着,对吗?"
这句话如晴天霹雳,年羹尧的脸色瞬间变了。苏文华和其他人更是满脸震惊,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
年羹尧沉默了片刻,然后点了点头:"李将军果然聪明,看懂了我在戏中传递的信息。"
"什么信息?"苏文华急忙问道。
李天佑深吸一口气:"刚才台上虞姬自刎时,年将军特意让她用的是一把红绸缠柄的剑。而虞姬临死前说的那句'来生再做夫妻',声调和如烟说话的腔调一模一样。"
年羹尧叹了一口气:"什么都瞒不过李将军。没错,柳姑娘还活着。"
"她现在在哪里?"李天佑激动地抓住年羹尧的手臂。
"在京城。"年羹尧的话让李天佑如遭雷击,"而且......她现在是户部尚书李光地的侧室。"
李天佑一屁股坐回椅子上,整个人都懵了:"这......这怎么可能?"
年羹尧示意其他人退下,只留下他和李天佑两个人。
"李将军,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。"年羹尧压低声音,"十五年前,您离开家乡后不久,就有土匪袭击了您的村子。柳姑娘被土匪掳走,后来被卖给了人贩子。"
"什么?"李天佑猛地站起来,"那为什么乡亲们告诉我她病死了?"
"因为李光地买通了您家乡的官员,编造了她病死的谎言。"年羹尧的话让李天佑愤怒到了极点,"李光地看中了柳姑娘的美貌,把她买回府中做了侧室。为了断绝您的念想,特意制造了她病死的假象。"
李天佑双拳紧握,青筋暴起:"那个狗官!我要杀了他!"
"先听我说完。"年羹尧按住他的肩膀,"更让人气愤的还在后面。这些年来,柳姑娘在李府过得并不好。李光地只是把她当作玩物,经常打骂她。而她一直不知道您以为她已经死了,还在苦苦等着您来救她。"
"那她怎么会知道我的消息?"
"三个月前,李光地无意中在酒后说漏了嘴,提到了您现在的情况。柳姑娘这才知道,您这些年一直以为她死了。"年羹尧继续说道,"她托人给我带了一封信,请求我想办法救您一命。"
李天佑恍然大悟:"所以您这次来,不是为了平叛,而是为了救我?"
"可以这么说。"年羹尧点头,"皇上确实派我来平叛,但柳姑娘的信让我改变了想法。她在信中说,您反叛肯定是有苦衷的,希望我能查清真相,救您一命。"
"那我反叛的真实原因......"
"也和李光地有关。"年羹尧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,"您以为是因为迁坟的事情才反叛的,其实这只是导火索。真正的原因是,李光地发现柳姑娘托人给我写信后,担心事情败露,就想方设法要置您于死地。"
李天佑震惊了:"你是说......"
"没错。迁坟这件事本来可以妥善解决,但李光地暗中阻挠,故意激怒您。他的目的就是要您反叛,然后借朝廷之手除掉您。"年羹尧冷笑道,"这样既能消除后患,又能在皇上面前立功。"
"这个畜生!"李天佑咬牙切齿。
"所以我选择《霸王别姬》这出戏,就是要告诉您真相。"年羹尧解释道,"项羽代表您,被人设计陷害。虞姬代表柳姑娘,看似死了,其实还活着。而我,就是那个要帮您渡过乌江的船夫。"
李天佑终于完全明白了:"所以您要我投降,是为了保全我的性命,然后想办法对付李光地?"
"正是。"年羹尧点头,"只有您活着,才能揭露李光地的真面目,才能救出柳姑娘。如果您真的反叛到底,不仅自己会死,柳姑娘也会被李光地害死。"
07
"那现在该怎么办?"李天佑急切地问。
年羹尧神秘一笑:"我已经有了计划。李光地以为您死定了,现在正在京城得意洋洋。他不知道我已经查出了真相,也不知道您已经同意配合我演这场戏。"
"什么戏?"
"当然是将计就计,让他自己露出马脚。"年羹尧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书,"您看,这是我准备上奏给皇上的平叛报告。我会说您已经被我说服,愿意戴罪立功,协助朝廷调查边关贪腐案件。"
李天佑看了文书,眼睛一亮:"妙计!这样我就能以戴罪之身回到京城,暗中搜集李光地的罪证。"
"不仅如此。"年羹尧继续说道,"柳姑娘那边我也安排好了。我会派心腹保护她,一旦时机成熟,就将她秘密转移出李府。"
"年将军,您为什么要帮我们?"李天佑感激地问。
年羹尧沉默了一会儿,才说道:"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。我知道失去心爱之人的痛苦,也知道被奸人陷害的愤怒。既然老天让我遇到了这件事,我就不能袖手旁观。"
接下来的几天,李天佑按照年羹尧的计划,公开宣布投降,并表示愿意戴罪立功。年羹尧则向朝廷奏报了这次"成功"的平叛行动。
一个月后,李天佑以戴罪之身回到京城,表面上是协助朝廷调查边关贪腐,实际上是在暗中搜集李光地的罪证。
而在李光地府中,柳如烟终于等到了她盼望已久的消息......
又过了两个月,在年羹尧的精心策划下,李光地的各种罪行被彻底揭露。他不仅贪污受贿,还涉嫌谋害忠良。雍正皇帝震怒,下令将李光地革职查办。
李天佑终于见到了分别二十年的柳如烟。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,但在李天佑眼中,她依然是那个最美的女子。
"天佑哥,这些年,我每天都在想您。"柳如烟含泪说道。
"如烟,都是我不好,让您受苦了。"李天佑紧紧抱住她。
年羹尧在一旁看着这对历经磨难的恋人重逢,心中也充满了欣慰。
世人都说兵法讲究的是杀伐决断,但真正的大智慧,在于能够化干戈为玉帛,让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年羹尧通过一出《霸王别姬》,不仅避免了一场血战,还拯救了一段珍贵的爱情,揭露了一个贪官的真面目。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,这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