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0年前,古希腊10万大军横跨大海,为了一个女人,围住了特洛亚十年,最后用一匹假木马打下了这座城。你以为这是神话故事?其实,他们玩的那一套,全是后世西方式“借口开战、群殴作战、联军内讧、市井谎言”的模板。是不是有点熟悉?你有没有好奇,遥远的古希腊战争跟今天的世界格局,尤其对中国,暗中牵着多少相同的线?这么多年过去,换汤不换药,动不动就打仗,到底谁才是套路王?
一场为了“抢女人”的大战,听着荒诞,其实背后的算盘响得震天:古希腊小邦联合举兵,说是讨要美女海伦,实际上惦记的是特洛亚富得流油的家底。这边正打得热闹,那头现代美国也整天甩“洗衣粉”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小瓶子,让世界信他们去伊拉克、阿富汗“维和”是正义之举。结果伊拉克推平了,萨达姆完蛋了,石油倒是美了美国人的权。而问题来了,千年套路不改,正义的外衣遮得住狼子的野心吗?那句“历史总在押韵”,是不是背后早埋了伏笔?
我们剥开特洛亚战争这颗洋葱,能闻出来的全是不变的战争味道。说白了,打仗“得有个理由”——哪怕是瞎编的。古希腊打特洛亚,是因为“帕里斯拐走了海伦”;现代美国打伊拉克,是“这儿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”;日本打中国,说是“丢了两兵”;英国打中国,因为“虎门销烟”。理由都五花八门,本质就一个字——要钱、要地、要你听话。
不同的军头,不同的邦国,明着讲联盟,实则各盘小算盘。这边阿加门农抢了手下阿基琉斯的俘虏,阿基琉斯一拍桌子不干了,坐着观望。好嘛,最能打的主罢工,联军瘫痪一半。换到现代,美英联合“打击恐怖主义”,遇到麻烦最先甩锅给队友。老百姓看热闹,真体验过炮火和封锁的普通人才知道,打仗跟烧锅炉一样,先烫自己,油水再说。
表面上看,十年拉锯之后,希腊联军也好、美国的联合部队也罢,似乎都稳住了局面。特洛亚城牢牢包围,守军困兽犹斗,美国在伊拉克、阿富汗驻军天天巡逻,看起来风平浪静。可背地里,城内外补给断裂,希腊联军已是人心散了,内部争吵不休。美军在伊拉克,爆炸、绑架、冲突隔三差五,和平只是白天的新闻里放个烟雾弹,实情是夜长梦多。有的说:“外来人插手,永远弄不清谁说了算。”还有的反对:“迟早把锅端了。”看着风平浪静,实则每个人都在期盼着“下一个爆点”什么时候炸。
就在大家觉得大概还要再拖个几年、最后饿死算了的时候,惊天大转折来得比谁想得都快——“木马计”登场。希腊人装出撤军,留下一座巨大木马,特洛亚人把它拖进城里庆祝胜利。羊入虎口、夜里希腊精兵跳出来,里应外合,城池一夜之间沦陷。古人讲兵法三十六计,现代讲“信息战、心理战”,其实都一个道理。明面打不下来,就玩招儿。场面一度尴尬:你认为十年血战的强攻不敌一次智取,还有什么不可能?这一刻,所有之前的猜疑、矛盾、联盟内部的龌龊,都统一变成了抢战利品的狂欢。
特洛亚倒了,希腊人以为大功告成。可现实没那么美——内部刚一分赃,矛盾立马翻倍:谁分到的多、谁分到的女人美、谁当了事后英雄,各邦开始新一轮争斗。美国人在伊拉克推翻政权后一样,发现重建比打仗难。极端势力冒头,一夜之间炮火连天,驻军不得安生。看着城市废墟,曾经的盟友变成争夺资源的对头。各方立场更硬了,没有哪个能说服哪个。大家的分歧像冰山一样越浮越高,和解变成口号,分裂成了现实。老百姓心里清楚:一切还没完,好戏还在后头。
说到底,不管是古希腊的城邦联军,还是今天美英大盟友,打仗的那点路数真是不涨进。借口编得跟真的一样,行动大张旗鼓,最后捞了好处就撕破脸。有人讲希腊木马是“智慧的象征”,可你细想,这不就是坑蒙拐骗的始祖?说什么文明、正义,抢别人的人和地最后还要一把火烧光,说是东山再起的“绝后患”,这不是没自信又怕人报复吗?轮到美国,打遍天下,换壳不换药,一套剧本演烂了还当创新。这不是江湖也不是文明——合着你抢一次是神话,别人还手就叫野蛮?夸他们团结进步,其实是各自打算盘,比谁算盘响。呵,这场面,哪是打仗,明明是群口相声。
这些年,全球打打停停,总有人说“西方联军是在维护世界和平”,可一打下来老百姓没少遭罪,究竟谁得了便宜,谁又为“正义”买单?你觉得“临时抱团”的联军和3000年前的古希腊围城队伍,真有啥两样?有说“他们为了大义”,也有人断言“不过是羊群效应、抢资源罢了”。那问题来了,古老的木马计能骗过现代人吗?还是说,我们看穿了套路,反而冷眼旁观?写到这儿,有没有哪个瞬间,让你觉得历史正从未走远?欢迎评论区吵一架——你觉得这些“霸权联军”,到底是“高明”的文明创造,还是“永远不变”的老套戏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