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荷兰人,硬气了还没一个礼拜,怎么就自己把脸伸过来让别人抽了?”
这事儿简直让人看不懂。
11月8号,消息传来,荷兰那边准备把之前强行接管的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,还给中方。
华尔街日报都报了,说这事儿关乎到全球汽车的命脉。
你说逗不逗,前脚刚以“经济安全”为由,气势汹汹地从人家母公司闻泰科技手里抢走控制权,后脚就发现,饭碗被人端走了。
德国那边的博世和奥莫维奥已经证实,芯片恢复出口了,正在往匈牙利飞奔。
这可把一帮欧洲车企给乐坏了,毕竟生产线再停下去,老板们就该集体上天台了。
本田是唯一一个老实承认自己因为这事减产的倒霉蛋,利润预期都下调了,估计肠子都悔青了。
整件事的剧本,其实简单得有点可笑。
荷兰以为自己捏住了安世这家公司,就能在半导体这盘棋上将军。
没想到,安世的芯片,大部分都得在中国完成封装和测试。
这道工序,就等于是在芯片上盖最后的章,没这个章,那就是一堆没用的硅片。
中方直接把出口一停,不给你盖章了。
这一招,简直就是釜底抽薪。
安世半导体在汽车用的那些晶体管、二极管这些基础玩意儿上,市场占有率高得吓人,东西虽小,缺一个,你一辆几十万的车就得趴窝。
这就尴尬了。
荷兰人手里攥着一个空壳公司,看着全球的客户干着急。
这哪是经济安全啊,这简直是经济自杀。
转折点据说是上周那个峰会,高层一对话,荷兰这边立马就“建设性”起来了。
荷兰经济部长的话说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,什么“相信未来几天内”芯片就能到客户手里。
听听这口气,早干嘛去了?
非要搞到汽车厂商差点停产,才知道这链条上谁也离不开谁。
有网友说得好,这哪是“暂停”管制令,这得分对错,得认,得赔偿。
还有人说,这就是一次不忠、百次不用,技术该转移就得抓紧转移了。
我看说得最狠的还是那位,说封装测试放在咱们自己地盘上这步棋走得太高明,主动权死死攥在自己手里,这次反制打得真叫一个漂亮。
所以说,想玩卡脖子的游戏,先得看看自己的脖子结不结实。
这次荷兰算是结结实实给自己上了一课。
这芯片风波一来一回,就像一场闹剧,最后发现小丑竟是自己。
市场稳定下来是好事,但这一出折腾,让大家看明白了,全球化的今天,谁想关起门来单干,最后挨饿的肯定是自己。
这事,估計能让某些人清醒好一阵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