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薪的诱惑与陷阱,加拿大财政仅够支撑最低支出,要么砍福利要么债台高筑两难

发布日期:2025-11-24 14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
最近加拿大干了一件震惊全球的事:参议院在11月6日通过了“全民基本收入法案”的二读,离正式立法只差最后一步。

这意味着,所有17岁以上的加拿大居民,无论工作与否,未来可能每月都能领到2000加元(约合人民币1万元)的“工资”。 消息一出,加拿大华人圈直接炸锅,有人高呼“共产主义来了”,也有人吐槽“这简直是给通胀火上浇油”。

这项法案的核心很简单:只要年满17岁并居住在加拿大,国家就会无条件给你发钱。 领钱的人不需要任何工作或学习证明,也不会影响现有的残障补贴、医疗福利等。

比如一对夫妻每月能拿4000加元,一家四口更是直接翻倍。 法案的推动者、参议员金·佩特(Kim Pate)强调,这是为了给所有人一条“有尊严的收入底线”,尤其是应对AI抢工作和物价上涨的冲击。

但别急着高兴! 法案目前只是通过了二读,接下来还要经过三读、委员会修订、众议院审议等关卡,真正落地至少还要一年。

而且,这次通过的法案其实是要求政府先制定一个“可行性框架”,说白了就是先纸上谈兵,具体怎么发钱、发多少,还得慢慢吵。

全民发钱听起来爽,但钱从哪儿来才是致命问题。 加拿大联邦政府2023年的财政收入约1100亿加元,而UBI最保守的估算每年也要花800亿到1000亿加元,最高预估甚至达到8000亿加元。 这意味着,除非大幅提高税收,否则国库根本撑不住。

反对者直接泼冷水:加拿大纳税人联合会主任弗朗哥·特拉扎诺直言,这计划会让税收暴涨,对经济造成“灾难性打击”。

更现实的是,加拿大现在财政赤字已经高达783亿加元,再砸钱发福利,恐怕要背上几代人的债。

支持派认为,UBI能一键消灭贫困。按加拿大最低时薪17.75加元算,普通人每月至少需要3000加元才能生存。

如果底层工作者赚3000加元,再加UBI得2000加元,月收入直接跳到5000加元,贫困率可能从10%暴跌到2%。安大略省2017年的试点也显示,领钱的人心理健康和就业意愿反而提升了。

但反对派指出,发钱根本解决不了核心问题,比如住房短缺。 加拿大每1000人只有421套住房,G7国家中垫底。

你给所有人发钱,房东立马涨价,最后穷人的钱全流进富人腰包。 网友吐槽:“这哪是发钱? 这是给超市和房东送KPI! ”

更扎心的是,加拿大有近10%的人根本不报税,UBI系统可能连人都找不着。萨省议员马蒂·克莱恩还担心,工作不仅是赚钱,更关乎尊严和社会参与,UBI可能养出一批懒汉。

加拿大不是第一次试水UBI。 1970年代曼尼托巴省的“Mincome”实验发现,领钱的人住院率和犯罪率都下降了;疫情期间的CERB救济金更是发了820亿加元,被视作一次全国性压力测试。

但真要常态化发钱,加拿大地面对三个无解难题:通胀会不会失控? 劳动力会不会短缺? 福利重叠怎么避免?

目前,英国和加拿大有超过75%的民众支持UBI,但美国人却不买账。 而加拿大政客们之所以不敢明确反对,是因为“给全民发钱”听起来太香,谁反对谁可能丢选票。

现在,法案正进入关键的委员会讨论阶段,各方还在为细节吵得不可开交。 有人调侃:“政客在议会里画乌托邦大饼,老百姓在超市里看涨价标签。 ”

这场社会实验到底会是穷人的救命稻草,还是压垮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?答案全写在明年三读的投票结果里了。